謝國慶有些猶豫,這幾年物價變化快,他也摸不準,低了捨不得,高了又怕賣不出去。謝南音不等他開口,就說:“一塊錢一個,果盤八毛。”
謝桂花聽了,很是驚詫,這可夠買幾斤肉了,她雖做的雜貨鋪生意,賣的東西多,但進貨也要錢,賺個差價罷了,她有些遲疑:“會不會太高了些?”
倒是周潭沒有反對:“這個價應該可以,媽你不知道,現在的人都愛用花俏的東西,這些花籃果盤的也用的上,擺出來又好看又實用,未必不能賣。”
他家這幾年境況雖然好了很多,但他媽儉樸慣了,不能用她的消費觀來看。
謝國慶聽周潭這樣說,便也同意了下來,只是:“哪裡適合擺攤?以前的那個廣場還在嗎?”
謝南音卻有些其他想法:“表哥,你的那些同學,平時一般都去哪裡玩的多。”
周潭想了想:“這個說不好,哦,我們那的芭蕉山,大家平時比較喜歡早上去爬山,不僅我這年齡的,還有很多年紀大的也愛去。”
年紀大的不在謝南音的顧客範圍內,想也知道啊,這個時候年紀大的都是經歷過抗戰和那個特殊年代的,像那樣吃過大苦的人,樂意花錢的可不多。
但是,到山腳下賣確實是個好去處,她前世去風景區遊玩,許多人家也在山腳下擺攤賣工藝品的。
決定了價格和擺攤地點,自然宜早不宜遲,但是芭蕉山離得比較遠,謝桂花反對謝國慶去,畢竟弟弟的腿腳不好,那麼遠還得拿這麼多東西,就算能叫車也麻煩。
瞅了瞅自個兒子,謝桂花道:“你明兒別去玩了,把那麻袋都拿到芭蕉山,讓你小舅他們歇歇。”
謝國慶不想麻煩姐姐一家,但是謝桂花很堅決:“就這麼定了,現在又不用上課,他反正是一天天閑在家裡,而且家裡有腳踏車,潭潭帶著去來回方便得很。”
可是就這樣把東西都丟給周潭,謝南音可不太放心,畢竟年輕人好面子,讓他叫賣東西太為難人家了,而且還得和人討價還價呢,萬一吃虧了算誰的,不過謝國慶的腿腳確實不方便,謝南音就央她姑姑:“姑,我也想去,那竹風鈴都是我做的,我想親眼看著它們賣出去。”
她這樣一說,謝桂花倒不好拒絕了,不過也有些驚訝:“風鈴是你做的呀,哪裡來的巧心思,做得這樣好看。”
謝南音說:“我也不記得了,以前看村裡一個爺爺有,好久了呢。”
大嶼村以前也有過被下放改造來的“臭老九”,他們大多都有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術,這些年陸續平反走了,現在謝南音這麼說,別說謝桂花了,連謝國慶也沒懷疑。
於是謝桂花道:“那行吧,你跟著你哥一起,可別亂跑,讓你哥給你買冰糖葫蘆,那邊有個攤子專門買這個的。”
周潭見他媽三兩句話就給他定了任務,一時有些無奈,不過這小表妹他不討厭,幫這麼個忙也費不了多少事。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謝南音就跟著周潭出門去芭蕉山了。
這座山是青山縣有名的風景地之一,日後說不準會變成標誌性的旅遊景點,當初是因為外形遠看著像一把芭蕉扇而得名的。
謝南音他們一早出門,到山腳下的時候才六點多,太陽還沒出來,但天光已經很亮了,幸好她沒說昨天下午就出來,不然那個時間段人少不說,太陽那麼大,生意能好做才怪了。
有的攤子主人來的比她們來的還早,已經佔好了地了,謝南音找了棵大樹下,往地上鋪了張編織袋,就把帶出來的花籃果盤都擺出來了。
謝南音還讓周潭把一個竹風鈴掛在一支樹丫上,悅耳的鈴聲隨著清風飄蕩在空中,不遠處擺攤的和前來爬山的人的視線都被吸引了過來。
周潭見小表妹一來就熟練的安置好東西,頓時慶幸帶了她來,要不然自己一個人肯定手忙腳亂的,當下忍不住給她樹了個大拇指:“小丫頭還挺能幹!”
有風鈴聲響,那些花籃又擺的十分整齊漂亮,那些來爬山的人駐足看了會兒,便有人過來問了。
是一對年輕男女,估計正在談物件。
女的問風鈴:“這東西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