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下
早上,吳明突然驚醒。
好像有個人在她耳邊尖叫,她醒來的瞬間感到極度焦慮、不安,胃遞給她不可忽視的饑餓感和因饑餓而産生的痙攣,然後開始十分有存在感地跳動,似乎身體中出現第二個心髒。
她捂住胃,坐起來。時間還早,窗簾的縫隙中透出黯淡的黃光。姬遷在沉睡。她靜靜地看了會他的睡顏,輕手輕腳地穿上拖鞋,揣上手機,離開房間。
走廊安安靜靜,兩側房門緊閉,厚地毯是吸音器,踩上去,連機器人的腿都不會響動。
吳明在寂靜中走到餐廳,裡面只有機器人。它迎上前來詢問她需要什麼,展示出一排不同口味的營養液。
“這個吧。”她隨便點一個。
機器人加熱,拆開,放進碗中,端給吳明。她攪攪這一碗糊狀物,快速地吞下。飽腹感如她所願來得很快,胃裡填滿食物,撫平抽搐和痙攣。
負面情緒消退後,吳明自覺好了一些,拿出手機,點亮螢幕。
頂端的訊號是零格。
她點開通訊錄,空蕩蕩的,僅有一個聯系物件。她不信邪地按下撥號。
音孔裡,“嘟——嘟——嘟——”響了三道,自動結束通話。
門滑動開,機器人像接待吳明那般迎上去。
“沒有訊號。”吳明背對姬遷,開口說,“大部分基站已經廢棄了。”
上午出門,街道上空蕩蕩的,除了偶爾看到機器人在走以外,一個活物都沒有。街道兩邊商鋪開著,也只是開著。沙塵從遠方的礦洞飛來,半片天都是昏黃色,雲都像沙構成的。
姬遷在飛船上查過偏遠星的資料,故而昨晚夜裡荒涼破財的場景沒有讓他驚訝。他知道這是一個曾因礦産資源而煥發生機的星球,也知道礦産開採結束,人們就逐漸撤離,它是一塊石頭,在宇宙中等著慢慢風化。
但他沒想到,偏遠星已經如死去一般。
“人沒有走完,不過快了。”吳明沿著導航,向幼童成長院走。路上安靜至極,像進入一個異世界,不是活人該停留的地方。
姬遷問:“留下的人在哪?”
“在自己家裡玩遊戲吧。這上面就這一個樂趣了,泡在遊戲艙裡,由機器人定時新增營養液,可以永遠留在虛擬世界中,直到死亡。這上面絕大多數人都是這麼過的。也有少數人會離開。
“人走完了會怎樣?”
“廢棄。”
姬遷難以置信:“可是這是一個星球啊。”
“是啊。這是一個星球,那又怎樣?”吳明步伐不停,轉過拐角,冷酷地說,“宇宙中,星球太多了,比所有人加起來都多,毀滅一個,對這個世界,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
高樓隨著昏黃色在身後隱去,映入眼簾的是清新的綠。兩側路邊鋪了草坪,依次排開的樹木向上伸的弧度不差分毫,直愣愣地立著。
姬遷摸了摸樹幹,凹凸不平,表面枝節與手指相碰,給予他近似刀刃鋒利的觸感。
是真的樹。
他說:“我不這麼認為。”
吳明說:“我也不太認同。你知道嗎?我們世界以下,還有無數個小世界,它們像大小不同的圓盤,一層一層疊加起來,托起我們。那麼多世界,每天都會生出許許多多的事端,穿越局下發的任務只是其中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
“那些任務無關緊要?”
“對我們來說無關緊要。下層的世界碎掉一兩個也無所謂,因為有很多很多。碎掉之後,它們會成為什麼模樣?生命是活著還是死?沒人會關心,我不關心,譚梅不關心。我們只會去阻止上層靠近我們的圓盤碎裂。”吳明停下,視線向前,“看那。”
那一定就是幼童成長院。
它長得和附近格格不入,姬遷沿路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的,可能是為了方便挨在一起。而這一個建築,像是小孩子在畫布中隨意用手塗抹幾下,半邊是圓的,半邊是扁的,屋頂快與地面相接的地方,一座塔沖天而起。
每一扇窗戶上都繪制不同的圖案,花朵、動物、山脈、白雲,全褪色成了灰白模樣。
吳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昨晚出現過的暈眩再次降臨,她注視不遠處的大門,想象中能大步向前敲門進入的畫面消散。她不得不承認自己膽怯。
姬遷問:“你在這裡生活了多久?”
吳明聲音裡有不易察覺的顫抖:“十八年。你去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