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徐聽霧幾人在客棧中吃早飯,客棧外的人群已經簇擁起來,徐聽霧看了一眼,這人群裡有年輕男女、婦孺孩童,全部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走的,神情虔誠帶著欣喜,手中還緊緊攥著一個紅色布包。
幾人默默交換了一下眼神,瞬時明白這些人都是去神會的。
瞿娘也打扮好從後面走出來,見他們還在這裡坐著,便問:“神會馬上就開始了,客人們不一起嗎?”
自然是要一起去的,他們起身,“那我們就跟著過去看看。”
方渺儀盯著瞿娘腰間的手掌一般大的布包,問道:“瞿娘,你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方才她看見,路上那些人是人手一個紅色布包。
瞿娘看她盯著自己的腰間,笑著解了下來,“這是真仙給我們的。”她拉開布包的繩,裡面一個黃色銅牌,上面似乎雕著什麼圖案,只亮出一瞬,幾人還沒來得及看清,瞿娘就又放了回去。
“這是從神教求來的,如果客人們是真心信教,真仙也會給你們的。”
她將布包綁到腰邊,又似乎想起來什麼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我忘記了,這神會只有這牌子的才能進。”
原來這東西還是門牌的作用,沒有它的話還進不去神教。
這神教還算有手段,將不信教的人都排除在外。
徐聽霧問:“那我們都進不去,怎麼樣才能得到這個牌子呢?”
瞿娘想了想,回答說:“這也好辦,我就說你們是我家的遠房親戚,是跟著我去拜真仙的,等到了神教裡面可以再求。”
“真仙若看你們虔誠,會把牌子給你們的。”
她露出感激的神情,“那就麻煩瞿娘了。”
跟著人群一直往城北走,瞿娘在旁邊時不時叮囑他們要跟緊,要是走散了就不好進去了。
臨近城北,一座道觀現入眼簾,四周樹木茂盛高大,將道觀掩在身下,自有一種古老莊重的氣息。黑色的瓦簷下是灰色青石牆,上面爬了不少青苔。
看起來年歲已久。
徐聽霧問前面的瞿娘:“真仙是來鳳城很長時間了嗎?這神教的建築看起來有些時間了。”
瞿娘低聲答:“這道觀是原本就在這裡的,後來真仙來了百姓們自行出錢修繕的,真仙為我們做了這麼多事,又願意待在我們鳳城為我們百姓謀福祉,我們當然得給他找個體面的容身之所......”
人群有序的邁著石階望門內走,瞿娘說道:“快到我們了......”
門外有兩人穿著灰袍的神教人,神色莊嚴,一一盤查他們手中的銅牌。
“好了進去...”前面的人邁著門檻走了進去,到了他們五人,瞿娘堆著笑跟兩人解釋:“這是我的遠房親戚,聽說咱們這有真仙顯靈,特意來祭拜的。”
那兩人檢查完銅牌,嚴肅的看了他們幾眼,終於鬆口:“進去吧。”瞿娘趕忙道謝。
進門的一瞬間,徐聽霧無意看了一眼門,竟發現那兩扇木門上用紅色顏料畫著兩瓣火,像是一種標誌。
地上全部是石磚鋪就,方正的石磚上雕刻著花卉圖案,指引著他們往前。
兩側花草鬱郁蔥蔥,隔著花草可以看到後面的連廊,嶄新的紅色欄杆上雕龍畫鳳,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兩人寬的圓形爐鼎,此時裡面正不斷冒著白色的煙霧,一陣陣焚香的氣味傳來。後面的的道堂門外守著人,屋頂的琉璃瓦閃閃發光,城內百姓全部繞過了道堂,盡數往後邊走。
往實了說道觀內並不奢華張揚,但徐聽霧斷定修繕定花了不少心思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