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巡(3) “我倒是為你尋著了一個佳……
裴清親自給永嘉開了幾服藥日日喝著, 她的身子舒坦了些。
九月中旬時到了蘇州府駐蹕,總算能在岸上落腳。
蘇州是個好地方,最有江南的溫婉之氣, 尤以園林著稱。蘇州知府為迎接聖駕, 特在名園東園一側興建了行宮,聖駕方到便請禦筆批了“東園行宮”四個大字。
行宮採用蘇式園林規制,曲徑通幽一步一景,永嘉喜歡得緊。她和裴清住在行宮西角的木樨山房, 四周遍值桂樹,如今雖已是深秋時節桂花盡謝,但仍能聞得幽幽浮動的桂香。
初到蘇州的這幾日,裴清伴著皇帝微服私訪。
歷朝歷代皇帝親臨江南時,總不愛用皇帝的身份到外頭去,都喜歡扮成個貴家公子, 好遇上那麼一兩段風露情緣。
隆順帝愛美人, 雖說宮裡頭的娘娘們一個賽一個的漂亮, 但那句俗話說家花不如野花香便是這個道理, 南巡之時在這蘇杭美女如雲之地總要採上兩朵, 即便不採,看一看也是好的。
皇兄如何永嘉不在乎,她很好奇裴清會如何。他嘴上說得那般義正詞嚴, 有若真的不要後了,但這話實在不能叫人全然相信, 且看他這一會兒會不會在外頭沾上一兩朵花回來。
這日裡蘇州知府安排了蘇州評話,不巧的是隆順帝連同幾個大人到外頭微服私訪去了,便只她們這些留下來的女眷連同幾個皇子們看。
楚皇後入了主座,永嘉坐在右側, 邊飲著一盅桂花烏龍茶邊聽著。
永嘉從前未聽過蘇州評話,京城還沒有引進來,蘇州知府吳知府解釋這是近幾年來才時興的,依著說書的樣式念誦故事。
開場開了幾段《三國》《隋唐》,這原是專為隆順帝備著的,奈何留下來的多是婦人姑娘家,大多對這個不大感興趣,又評了幾出便讓人換了曲目。
永嘉的興致本不大,待新上來的女子脆生生有若山中清泉一般的聲入耳時,她才起了些興致,方掀起的青瓷茶蓋便輕磕在了蓋碗上。眼下開始的是《西廂》,西廂永嘉喜歡,但剛剛驚了她的是那女子的嗓音,吳儂軟語,真真是好聽。
她今日頭一回正視向臺上,那女子不如想象中的小巧玲瓏,長得卻還是清秀,有幾分溫婉之氣,最要緊的是有一副好嗓子。聽了幾句,楚皇後笑道:“真是像黃鸝鳥一樣的嗓子。”
眾人皆有所感,吳知府笑呵呵地看著座上諸位貴人的神情,待這一段罷了,走到楚皇後身邊作禮道:“皇後娘娘,微臣鬥膽請您猜一猜,念西廂的這位是男子還是女子?”
楚皇後驚訝道:“怎麼這麼問,這姑娘還能是個男子?”
吳知府笑道:“正是,他喚作阿明,是我們蘇州城裡出了名的,男扮女是一把好手。這西廂還是太柔,等會子叫他給娘娘您念一段《水漫金山》。”
永嘉亦震驚地看著臺上,那女子.....男子正含著笑地垂著頭,手裡還抱著評話時隨手撥弄的琵琶。月若會了她的意,到臺上傳話道:“永嘉公主請公子到座前說話。”
阿明到了她跟前,永嘉左看右看還是看不出他是個男子,望向楚皇後時楚皇後亦笑著搖了搖頭,永嘉疑惑道:“身子清瘦些倒與姑娘家的無異,只是這面容、聲音為何也像個姑娘,半分看不出是男子?”
阿明跪下頓首行了個禮,才站起身來恭謹道:“回殿下、娘娘,草民本就生得女像,塗脂抹粉之後可以假亂真。至於嗓音,這是從小練著的功夫。”
他這一開口,又把座上之人嚇了一跳,粗獷渾厚,全不如方才評話只是那般清透嬌媚之聲。永嘉聽了,還是驚訝道:“還有這種功夫?”
阿明回道:“回殿下的話,是的。凡唱戲的扮作旦角的男子都要學這個,草民是戲班子的出身,所以善變換嗓音。”
楚皇後來,你可會用好幾種嗓子說話?”
阿明稱是,隨即展示了一段,一會兒扮作七旬老嫗之聲,一會兒扮作弱冠少年之音,變幻無窮,若是不提前知曉的話,真聽不出出自於一人口中。
另一側坐著的王娘娘笑道:“我原來還以為是什麼易容術呢,瞧瞧他,稍微裝點一下就可成了另一個人了,這誰瞧得出來。這民間的功夫呀真真是奇了。”
永嘉愣了愣,道:“易容術?”
王娘娘道:“我也是聽人說來的,永玄十幾年的時候中原興了一陣子的風,說得可嚇人了,說什麼一張麵皮可以將一個人如假包換成另一個人。哎呦呦,你說這多可怕。我看他生得這幅女子模樣,還以為是頂頂好的易容術呢。”
楚皇後抿唇道:“哪兒來的這麼精妙的易容術呢,都是他們這些手藝人吃碗飯的當家功夫。連翹,賞。”
永嘉疑惑地追問道:“那是真有易容術了?這不是話本子裡才有的嗎?”
王娘娘道:“你那時候小,不知道。是江湖上那些不倫不類的颳起來的風,後來就被官府禁了。其實呀也很拙劣的啦,我孃家那地方那會兒就抓了好幾個賊,都是弄了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皮子戴著,還不如不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