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海位面軒轅龍族使者,軒轅玉函,應邀前來!”
金光燦燦的龍影伴著煊赫的聲音降臨在北冥大殿外,一個頭生雙角、劍眉星目的高大青年走進殿來。
“軒轅玉函,見過魚前輩!”
“賢侄大駕光臨,真令我鯤族蓬蓽生輝,不必多禮,快請落座!”
魚望海對他的到來極為看重,甚至在寶座上起身相迎。
“請恕老夫冒昧,按請帖發出的時間來算,賢侄早該到來才是,為何姍姍來遲?”
軒轅玉函笑道:“前來觀禮的首席使者,原本並不是晚輩,但因為中途出了一點變故才臨時換成了我,那位同族,則轉道去了別處。”
魚望海眉頭微皺:“賢侄可是遇到了什麼麻煩?與你同行的族人,又為何突然轉道?”
如鯤族和蠻海位面軒轅龍族這樣的強大勢力,彼此交往都極其講究章法。
只有身份、地位、資歷相當高的人,才能擔當這樣的使命。
但因為一次“臨時的變故”那位正使卻改了道,而將出使鯤族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同行的軒轅玉函來擔當,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失禮。
但於兩族交往的大局而言,卻也算不上太大的問題,甚至連冒犯都算不上。
兩族雖交往頗深,但派誰人前來出使,那是蠻海位面軒轅龍族自己的事情。
雖然正使已經使命,但中途遇到“變故”而將使命另相托付,也是正使應有的權力。
客觀上來說,也是那位正使應有的決斷力。
鯤族很難在這件事情上指責對方,最多也就是心中小有不快。
魚望海正是藉助此時的問話,來合理地表達這種不快,但對那“臨時的變故”也是真的好奇。
那位正使為何轉道?
當然是遇到了比觀禮更重要的事情,才將使命轉託。
而究竟是怎樣的事情,能比觀禮更緊要?
這當然事關軒轅龍族的重要事務,他沒辦法不好奇。
軒轅玉函顯是早有準備。
笑道:“說起來,倒也不算什麼大麻煩,我那位同族是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到別處看‘風景’去了。”
看風景?
魚望海搖頭嗤笑。
這當然只是一種藉口,看來那位正使所行之事相當重要,而且很可能事涉隱秘,否則軒轅玉函當不會如此謹慎。
但對方能給他這樣的回答,也算是滿足了他的好奇心,再追問下去,可就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