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清晰地瞅見後座熟悉的圍巾
試探傷, 普遍出現在自殺案件,死者生前進行多次嘗試和猶豫導致的傷痕。然而杜國舟致命傷附近呈現刀尖狀的淺紅色印記,陶聆起初以為兇手作案環境簡陋, 周圍光線昏暗,以及在作案過程中情緒起伏,找準主動脈位置的時候難免造成。
但她此時觀察陶洋齊整的創面, 可以確定兇手解剖經驗豐富, 性格沉穩冷靜,斷然不會出現疏漏。
陶聆即刻電話聯系秋琬,對方接聽:“喂, 小陶。”
“秋姐,兩個案子或許不是同一個兇手。”
“為什麼?”
“對人體解剖的熟悉程度不同。”
陶聆詳細解釋她推斷的原因, 秋琬在夜色中疾步,邊走邊說:“好, 你什麼時候回來?”
“現在就可以, 我想再確認一下自己的判斷。”
“需要準備什麼?”
“他們的遺體。”陶聆已經翻身下床, 拖出行李箱,收拾帶回來的東西。
秋琬遲疑:“你可以嗎?”
陶聆折疊衣服的動作微頓, 無聲地嘆一口氣:“沒問題。”
“好,注意安全。”
陶聆打車抵達警局的時候已經接近11點,秋琬收到她的微信,快步趕去解剖室。
“小陶。”秋琬推門進去,陶聆正和安妤搬運屍體,平放在解剖臺。
“秋姐。”陶聆、安妤異口同聲招呼。
“嗯, 開始吧。”
“看這兒。”陶聆指著陶洋胸前的刀尖狀紅印, 說,“杜國舟的屍表沒有相似的印記。”她戴著手套的雙手扒開主動脈的傷口觀察, 補充道,“兇器直接刺中主動脈,中間沒有停頓,說明兇手知道面板到主動脈的確切距離。”
秋琬點頭:“繼續。”
陶聆轉身扒開杜國舟的致命傷,詳察內部細節,微蹙的眉頭逐漸舒展:“秋姐,兇手在中途停頓兩次,第三次終於刺破主動脈。”
“我明白你的意思,殺害陶洋的兇手快準狠,一步到位;殺害杜國舟的兇手猶豫不決。”
“不是猶豫不決,他只是不確定有沒有達到目的。”陶聆站直身,脫去手套走向洗手臺,“兩種可能,其一,殺害杜國舟的兇手模仿殺人,他不認識殺害陶洋的兇手;其二,他們認識,而且殺害陶洋的兇手就在他身旁,或者透過某種方式指揮。”
秋琬斟酌片刻,說出見解:“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畢竟陶洋的屍體隨後才發現。”
“沒錯。”陶聆開啟水龍頭,洗手。
“嗯。”秋琬抿唇,“小陶,有件事要告訴你。”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