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秋琬身旁的同事獲取訊息,告知她:“秋隊,外面馬路只有兩個路口可以進樹林,第一個路口的斜前方有一家輪胎修理店,他們安裝了監控。”
“我去看看。”
秋琬打完一行字忘記傳送,將手機揣進褲兜。
另一邊,程映秋窩在沙發吃雪糕消暑,留意著對話方塊的動態。她嘀咕,小氣鬼,沒有誠意,也不讓人有機會多拒絕兩次。
40分鐘後,李鶴薇領著兩位痕檢和攝像技術員趕到現場。
何英蹲著觀察拖行痕跡,取材:“幸好最近都是晴天,編織袋的材質應該可以檢測出來。”她戴著手套輕撚留下的碎渣,嘆氣,“不過也許會空歡喜一場,這種編織袋特別常見。”
“何姐,你過來一下。”李鶴薇俯身檢視,發現細節。
“高跟鞋?”
“對,軟尺。”李鶴薇接過同事遞來的尺子。
“小李,不該這麼量。”術業有專攻,何英先量鞋跟的高度,再量長度,估算出尺碼,“41或者42碼。”
重案組的同事驚訝:“她身高少說得有175吧。”
李鶴薇見多識廣:“不一定,腳大的女生也不在少數。”
那邊秋琬拿到修理店半個月的監控,遠遠望見她們在低頭交談,走近一些才打招呼:“李隊,這是錄影,希望有收獲。”她問何英,“何姐,發現什麼?”
附近荒涼,鮮少行人來往,而且這枚鞋印比較新,何英判斷:“高跟鞋鞋印,兇手大概是女性。”
“有沒有其他鞋印?”秋琬問重案組的同事。
“老大,這兒也有。”
“還有這兒!”
樹林深處,陸續有人發現鞋印。
何英量尺寸:“都是同一人。”
她們跟隨鞋印的路線走,行至另一邊沒有監控的路口。
重案組的同事咬牙切齒:“狡猾,我們剛才拿到的錄影看來用處不大。”
“說明她知道什麼地方有監控。”秋琬叮囑身側的民警,“小廖,你去把修理店三個月的監控都調出來。”
“行,我這就去。”
“李隊,你去哪兒?”秋琬緊跟李鶴薇的腳步。
“你看前面,小賣部。”
秋琬搖頭:“問過,沒有監控。”
“細節呢?我們現在知道兇手或許是女性。”
秋琬微揚,接話:“所以任何可能目擊現場的人都將成為我們詢問的物件。”
李鶴薇點頭,從包裡掏出兩塊錢,加快步伐:“大姐,買瓶水。”她把錢遞給對方,朝秋琬使眼色,“秋隊,你來。”
她不想多費口舌,這些活確實屬於重案組。
秋琬出示警官證:“大姐,我是蒲辰市公安局重案中隊的警察,向你打聽一些事。”
婦人頷首:“警官,您說。”
“你在這裡開店,每天光顧的人多嗎?”
“不多,路人一般買水或者泡麵。”她轉身,指著不遠處的瓦房,“還有背後幾戶人家偶爾買點鹽,味精等生活用品。”
秋琬幫她回憶:“你最近有沒有目睹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比如一個女人拖著編織袋進前面的樹林。”
“啊,有,有,她好高啊,我就多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