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看著手裡的麵條,陷入了沉思,而青羊子已經吃完了碗裡的麵條,打了個飽嗝,回椅子上接著躺著了。
而江流看著麵條,任他把麵條瞪出花來,麵條也沒起什麼變化。
江流知道,青羊子下到鍋裡的是紙,撈出來的是麵條,這其中肯定有問題。江流在想,青羊子是在哪一個環節偷樑換柱,把紙換成麵條的呢?
青羊子雖然站在鍋前,離江流有點距離,但江流其實一直注意著青羊子的舉動,他確定,從青羊子拿出紙,到他用剪刀裁剪紙張,再到他把紙條下鍋,這個過程中,青羊子並沒有調換的機會。
因為江流的眼睛,一直盯著青羊子。
再看青羊子後面的舉動,從他開始撈麵條,到麵條到江流手上,這個過程中江流也緊盯著青羊子,確定他沒有調換機會。
這樣一來,江流猜測,問題就出現在從下鍋到出鍋的這段時間裡。
難不成,青羊子趁自己不注意,把鍋裡的紙條調換成了麵條?
這也不太可能啊,雖說沸水不像油鍋那麼熱,短時間裡把手放入沸水裡也不會有大問題,但難的是,從水裡取出的不是一樣東西,而是眾多紙條。
取出一件東西,只要眼疾手快有技巧,就算是油鍋,都能毫髮無損的取出來,更別說是沸水了。
難的是,把所有紙條都取出來,並替換成麵條,這難度很大。
而且,江流一直觀察著青羊子,江流可能有一瞬間的走神,讓青羊子抓到機會,換了一兩根麵條,但想要在江流眼前把所有紙條都換成麵條,那不可能。
“難道有我沒注意到的地方?”
江流閉上眼睛,開始使用祝由術,觀看起自己的回憶。
可這次他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結果。
江流莫名想起青羊子的一句話。
“下一個問題,你是觀察不出來結果的。”
想到這句話,江流睜開眼睛,開始思考這紙條變麵條的秘密。
不能從過程入手,那要從變化入手。
這技法的關鍵,就是變化的那一刻。
而江流還記得,鍋裡的紙條,是在青羊子倒入醬油之後,才變成麵條的。
難道說這醬油有神奇的魔力?
不對,這是江流自己的麵條,還是他從街邊買的,肯定就是普通醬油。
而老頭肯定無法把紙條變成麵條,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青羊子一開始拿出來的,根本不是紙。
江流想起了前世的大白兔奶糖,這種奶糖有一層像紙一樣的包裝,看上去和紙一樣,但實際上卻可以食用。
江流推測,青羊子一開始拿出的紙,也是類似的,可食用的東西。
江流又想到一個細節,這個麵條非常好吃,憑藉著醬油和鹽,根本做不成那麼有味道的麵條。
想到這裡,江流來到鍋前,盛了一勺麵條湯,喝了起來。
果然有一股鮮味,醬油和鹽無法提供這種味道,這種味道,肯定來源於可食用紙本身。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