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怎麼辦啊?難不成要當個言而無信的人嗎?
江流心裡焦急,而竇國和見江流的表情有異,便問:“有什麼難處嗎?河流先生,你該不會還沒寫出第二節吧?你可不要欺騙我啊?”
竇國和似乎也察覺到江流不對勁,出聲詢問。而江流聽到對方的話,腦子裡忽然靈光一閃,想出辦法了。
江流說:“我怎麼會欺騙你呢?這短詩的第二節,我其實已經告訴過你了。”
竇國和眉頭一皺,說:“沒有啊。”
江流笑了笑,說:“其實這短詩一共有兩節,但上節和下節,內容是一樣的。所以我說,我已經把全詩的內容都告訴你了。”
竇國和張大嘴巴,說:“上下節一樣?這算哪門子詩啊?要是上下節一樣,那寫一節不就行了嗎?還要重複一遍幹什麼?”
江流緩緩說:“竇先生,詩是用來表達感情的工具,使用不同的詞,是為了表達不同的感情。那你有沒有想過,使用相同的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嗎?”
“這,我還真沒聽過。但真的有這種詩嗎?”
竇國和如實回答。
江流說:“你細細品讀上下兩節,自然能得到不一樣的感情。”
聽了江流的話,竇國和雖然心有疑惑,但也跟著做了。
閉上眼睛,竇國和心裡默唸《雨巷》,在唸上節時,他眼中似乎出現了一個愁怨美麗的姑娘。
上節讀過,他又重複了一遍,而這一次,果然有別樣體會。
隨著竇國和的默唸,那美麗姑娘似乎在不斷靠近自己,自己也逐漸看清楚了她的模樣。
到此時,竇國和才發現,這姑娘與自己長相如此相似!
不,這應該說就是自己。
姑娘是愁怨的,自己也是愁怨的,這姑娘,就是自己!
竇國和猛然睜開了眼睛,他大口喘著氣,好像個剛從水裡出來的人。
緩了一會,竇國和才問:“為何會出現這種感覺?”
這話問的江流一愣,他甚至下意識地想問“什麼感受”。但好在,他及時止住了。
江流讓竇國和再默唸一遍,實際上實在匡他,想讓他自己給自己找答案。因此,江流根本不知道竇國和說的感受是什麼。而竇國和以為每個人讀第二遍的感受都是一樣的,所以才詢問江流,為何自己會出現那種感受。
看著竇國和希翼的眼神,江流想了想,打算接著匡竇國和。
江流說:“你有特殊的感受嗎?這就對了。其實,你只要再讀一遍,就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