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行聽了江流的回答,心裡得意,他打算接著說,把江流給說服氣了。
項行解釋,外國人的材料技術好,像那各種纖維材料和塑膠,都是外國人發明的,他們把這種技術用來修復文物,肯定非常厲害。而中國人修復文物的方法,無外乎用泥修補,這種方法,效率低下。
項行覺得自己的一番解釋,可以讓江流心服口服,但江流卻搖了搖頭,反駁道:“此言差矣。要想修復文物,那就要對文物有充分的瞭解。拿塑膠來補陶瓷,那無異於把驢唇裝在馬嘴上,只是修補了瓷器的形,沒有修復瓷器的意。所以你的說法,並不對。如果真按照你的方法來辦,那不是修復文物,而是破壞文物。”
聽了江流的話,項行張大了嘴巴,想反駁,卻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藉口。他臉色發紅,看了眼身邊的代玉。
代玉感受到項行的目光,往前一站,來給項行撐場子。
代玉說:“這位小兄弟說的有可取之處,但實際上誰說得對,還要有待時間去判斷。接下來,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
江流:“我拭目以待。”
江流以為代玉會說出什麼見解,可沒想到,代玉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說:“在我看來,我們應該把中國的所有文物,都給洋人。”
聽到這話,江流和黃老闆對視一眼,他們二人都從雙方都眼裡,看到了驚訝。
江流出口問:“此話怎講?”
代玉解釋,中國人的劣根性太強,自古以來都有搶奪文物的習慣,在這搶奪的過程中,不知損壞了多少古董。而當古董到手裡之後,人們不僅在活著的時候要持有文物,死後還要把文物給陪葬。瓷器還好,像那字畫放進墓葬裡,不就壞了嗎?再說了,文物被埋在地下,千年不被人看到,那不就損失了觀賞價值了嗎?
反觀再看文明的西方人,他們得到文物,都是捐給博物館,不獨自佔有,讓所有人都能觀賞,這不是大公無私嗎?
代玉最後總結:“民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缺錢少糧。以我之見,不如把文物古董賣給洋人,換取錢財。等我們有錢了,再把文物買回來。”
代玉剛說完,項行就說:“代兄弟高見啊,小弟佩服。”
代玉回應:“謬讚了謬讚了。”
這倆人在相互恭維,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黃老闆的臉色有多難看。黃老闆組織救寶隊,是想把文物留在中國,你可好,竟然直接打算把文物給外國人?
黃老闆臉色不好看,想把那倆人趕出去,江流見狀,連忙阻止。
這次開的文化沙龍,表面上是交流學問,實際上是挑選人員。實際工作要做,表面功夫也要到位,遇到不同意見就把別人趕出去,這不符合文化沙龍的宗旨,這事傳出去,對黃家商會的影響也不好。
在文化沙龍里,還是需要以理服人。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