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這話說的很奇怪,照顧一個人,為什麼需要泥瓦匠呢?還說什麼“有半個人高了”,難道武頭的大哥是個侏儒?
其實不然,武頭是他爹孃的第一個孩子,但卻只在家中排行老二,因為他上頭,還有個泥做的哥哥。
捏個泥人當哥哥,是天津衛的傳統。天津行二的人,特別多。走在大街上,這人叫“郭二哥”,那人叫“李老二”,好像老大都待在家裡不出門一樣。
其實,大部分老大真不出門,泥人做的老大,想出也出不去。
這種現象,還是源於天津衛的一個傳統民俗,拴娃娃。
所謂拴娃娃,就是去娘娘廟求孩子。一對新婚夫妻結婚了,卻久不來子,這夫妻便會去天后宮娘娘廟求子。
求子之後,夫妻倆也不能空手而歸,就去領個泥人回家,當做大兒子養。若是把泥人領回家,隨手一扔,不問事,那這對夫妻還是懷不上;若是精心對待泥人,把泥人當個真人養,每天吃飯時給泥人加碗加筷子,那不出仨月,妻子必懷孕。
有了小孩之後,這泥人大哥也不能扔,還得在家供著。每逢過年,還得給泥人大哥換件新衣服。怎麼換呢?就是讓那繪彩的師傅,拿著染料給泥人塗上鮮豔顏色,補一補褪色的部分,這就當新衣服了。
有了新衣服還不行,這真人老二會長大,泥人大哥不能只是巴掌大小啊。每過一年,夫妻還要請泥瓦匠,把泥人加粗一點,好似泥人也長大了。像武頭的泥人大哥,經過這麼多年的供養,已經有半個人那麼高了。
當然,人那麼精心供著泥人大哥,也是有其他意圖的。傳說,泥人大哥可以幫助老二擋病擋災。若是對泥人大哥好,泥人會主動幫老二擋病,老大是泥做的,百病不侵,即使染了病,也不會出問題。
哥倆感情再深點,泥人大哥還能幫老二擋災,本來是老二斷胳膊斷腿的災,被老大擋住,掉了手腳。沒關係,反正老大是泥捏的,掉胳膊掉腿,再接上就行了。
當然,泥人替活人擋災,外地人都當做封建迷信,可武頭卻是非常相信這事,他這次回老家,就是找泥人大哥求助來的。
武頭與村長喝盡興後,村長把武頭帶到偏廳,開啟門。武頭獨自進入房間,來到泥人大哥身前。
泥人大哥面相和善,嘴角微仰,一雙眼睛半眯著笑。泥人處在一個半米高的石臺上,身後披著紅披風,頭頂還有一個塑膠棚。
泥人不怕病,不怕斷手斷腳,也不怕火,它只怕水。泥人被水一泡,就不成人型了,也就沒有靈性了。所以,無論是半米高的石臺,還是頭頂的塑膠棚,都是用來防水防雨的。
武頭拿著酒壺酒杯,坐到泥人大哥身前,說:“大哥,從小到大,你為我擋了不少災病,可以說,沒有你,我根本活不大。”
武頭往酒杯裡倒了酒,又說:“到我長大後,學了本事,去了城裡。我是個撈屍體的,天天與水打交道,你又怕水,我才把你留在老家,你可不要怪罪我。”
說罷,武頭一仰頭,將酒全喝了,隨後,他又倒了一杯,接著說:“我以為自己有了本事,也就有出息了。可當我看到王九仁的屍體,我才明白,自己還差得遠,自己也會死。這次回家,不是衣錦還鄉,而是來躲災的,慚愧啊慚愧啊。所以啊,我一把年紀,還是要麻煩老大哥咯。”
說完,武頭一歪酒杯,將杯中的酒全部倒在地上。
……
夜晚,黃還真躺在床上睡覺,忽然聽到細微的門響,他猛然睜開眼睛,發現是紙人兒正從門外進來。
黃還真問:“鬼鬼祟祟,幹什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