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嬤嬤出去找到宋嬤嬤住的客棧,姑嫂兩個坐在一起仔細盤算起來。
“怎麼樣了?”宋嬤嬤焦急的問道。
常嬤嬤笑道:“姑娘那兒已經有八成的把握了!”
“咳!”宋嬤嬤有點失望,“要她沒用,關鍵是少爺!得把少爺帶回去!”
“少爺一向是個沒主意的,小姐同意了,就算這次帶不走他,下次也是一樣。”常嬤嬤解釋道:“況且人家祖母還在,老太君這麼想帶人回去,小姐還好說,可是少爺就有點為難了。”
宋嬤嬤起身關了門,小聲道:“你知道什麼。”
看見自家嫂嫂這樣子,明顯是要說什麼隱秘了,常嬤嬤急忙屏息靜氣,全神貫注聽著。
“你們家的這一位老爺,已經入了上頭那一位的眼了!”
常嬤嬤一驚,“太后?”
沒想宋嬤嬤翻了個白眼,道:“太后垂簾聽政,風頭正盛,哪兒是那麼容易巴結上的,我說的是當今聖上!”
“當今聖上?”常嬤嬤有點疑惑,“聖上今年是十二還是十三來著?還是小孩子呢,等他能親政至少也五六年過去了,哪兒還能記得住我們家老爺。”
“這你就不懂了,”宋嬤嬤擺出一副你鄉下地方待久了,已經跟不上潮流的表情,道:“陛下書房裡的桌子裡頭有個小屏風,上頭寫著不少大臣名字,說是將來等親政了要親自褒獎的,你們家老爺只要這幾年別犯事兒,註定要飛黃騰達了。”
“再說太后權勢雖大,又一手遮天,但是你想想她還能做幾年?還不如早早的在聖上身上下注,將來大把的好日子呢。籠絡好了陛下寵臣的孩子,將來咱們國公府也就有了再次興盛的機會了。”
常嬤嬤皺了皺眉頭,雖然覺得這法子有點迂迴,不過也曉得不過是兩個孩子,對國公府來說添兩張嘴吃飯而已,一本萬利的生意,怎麼都不虧的,當下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不如我們再去說一說?要我說你上次也太直接了些。”常嬤嬤埋怨了一句。
宋嬤嬤笑了兩聲,“誰知道你們家裡這個老太太如此精明?”她說了這一句又急忙打岔過去,“說起來若不是你在,我也搶不到這個好差事,你想想,如果這一次辦成了,你也能跟著一去回去國公府了,到時候我們也能跟老太君身邊的王嬤嬤一樣,一家子住個小四合院,還能有丫鬟伺候,得了體面的差事,就是少爺小姐見了你,也得好生尊稱一句常嬤嬤了。”
常嬤嬤陷入這美好的夢境裡頭不可自拔,宋嬤嬤也沒去打擾她。半晌常嬤嬤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走走走!再去說一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年我也是國公府出身的丫鬟,斷斷不能伺候這鄉野村婦終老的!”
“正是!”宋嬤嬤也跟著站起來,將衣裳拉平,“若不是咱們家裡沒有適合的女孩子了,老太君原先的意思是不如再嫁一個庶女過來。”宋嬤嬤嘆氣,“老太君這真是——原先我們幾個都覺得幾個庶女也養的這麼精細,總覺得是虧了,沒想……還是老太君精明。”
常嬤嬤附和道:“可不是,夫人天天說國公府的日子好,尤其是臨死前兩個月,不然我也沒這麼容易說動小姐。”說著常嬤嬤又囑咐一句,“小姐心裡是同意了,但是面上你卻不能說破。”
宋嬤嬤笑了兩聲,“你當我不知道?這姑娘家的性子,我在國公府裡頭看了不知道多少了。”
兩人一路走著,常嬤嬤又說了方才老夫人的話,兩人商量了對策,宋嬤嬤又在街上隨意買了兩樣糕點,跟著一起去了陶家。
常嬤嬤提著東西去回報老夫人,宋嬤嬤則去依依屋裡坐了會兒。
“快過年了,我也該回去了。”宋嬤嬤語重心長道,雖然方才她們兩個商量著不能戳破小姐的心思,可是這事兒光靠她們兩個出力,老夫人是肯定不會鬆口的,所以也得稍稍逼一逼這姑娘,沒道理光盼著坐享其成,名聲有了好日子也過了。
“這……”依依一瞬間低了頭掩蓋住自己眼神,抬頭便又是平常那副溫溫柔柔的表情了,“嬤嬤回去替我問外祖母好,母親去了,我也不能在她身邊盡孝,這心裡著實難受。”
宋嬤嬤心裡偷偷樂了樂,這姑娘語速都變快了,要說她不想回去國公府過那進門出門都跟著丫鬟,舉手投足都有人伺候的日子,她第一個不信!
那邊常嬤嬤將東西放在桌上,也是一樣的說辭,“臨近過年了,她說再來給老夫人道個別就該回去了。”
謝嬤嬤給玖荷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說你看我說的不錯吧。
玖荷有點調皮的眨了眨眼睛,她說還要再道別呢,這是以退為進,重點是還要再見老夫人一次。
謝嬤嬤有點愣住了,半晌笑了笑,心想橫豎也就這一次,還能翻起什麼花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