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的銷量又一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然而就在這週三的娛樂週報出來之後,對於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的樂評,卻是褒貶不一,總的來說,對這張專輯的負面評價更多。
“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裡的歌曲,讓我感到很失望,和之前那張專輯完全不能相比,專輯裡的十首歌,我都懶得說,完全是模仿上一張專輯裡十首歌曲的風格,只不過畫虎不成反類犬,完全沒有吸收到上一張專輯你裡的精髓,這張專輯都能賣這麼好,是華語樂壇的悲哀!——樂評人林東!”
“業內的人眾所周知,有一個叫徐洋的音樂才子,給青春少女組合製作了一張專輯,《中國話》,這張專輯裡面的那些快歌,帶壞了樂壇的風氣,我一直就不太喜歡,而青春少女組合這張新專輯更不堪,但是卻能賣得這麼好,不得不令人對如今的國語樂壇感到擔憂——樂評人銳銳!”
……
看著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的銷量,黃佳怡撇了撇嘴,然後瞪了徐洋一眼。
“還真是厲害啊!我的新專輯想超過她們,可有點難度了哦,都怪你,把她們的上一張專輯做這麼好乾嘛?”
徐洋一臉無奈,聳了聳肩,笑道:“我也就是隨手一做,哪裡知道會有這麼大的效果呢!”
其實青春少女組合上一張專輯的效果這麼好,徐洋也沒有想到,其實他給那張專輯裡寫的十首歌,在他那個世界相對來說,只能算是年度精品,可能是十首精品放在了一張專輯裡面,所以才讓這張專輯的威力這麼大。
可能還有另一個方面,那就是這張專輯有著特殊的時代效應,可能是華語樂壇沉寂了太久,又或許是到了一個爆發口,種種因素合成,造就了這張專輯劃時代的效應。
謝璇在一旁笑著說:“佳怡姐,青春少女組合上張專輯成績這麼好,不正證明了徐洋老師的音樂才華嗎?不然,徐洋老師在樂壇有這麼高的地位?”
黃佳怡不滿道:“你就幫著他說話吧,反正你們是一夥的,就我一個外人!算了,不跟你們說了,我去錄歌了!”
說完,頭髮一甩,離開休息室,到錄音棚錄歌去了。
截止到今天,八月二十六號,黃佳怡的新專輯已經錄製完成了八首歌,謝璇的首張專輯也錄製了一大半,到這個月底黃佳怡的專輯就可以錄製完成。
永利唱片公司給黃佳怡新專輯的宣傳已經打出去了,九月十號上市,十天的生產和全國鋪貨時間,綽綽有餘了。
而謝璇的專輯具體上市時間,柳淑華還沒定下來,她想的是謝璇的專輯最好不要和黃佳怡的新專輯在同一個月上市,這樣對方雙都會有影響。
她給謝璇專輯上市時間,預計的是十月一號,因為謝璇是純新人,連一首單曲都沒發過,直接就出專輯了,一點宣傳也沒有,很多歌迷都不認識這個人。
而柳淑華這邊和央視八套電視臺一直都有聯絡,從央視八套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那你得知,《大宋天下》將會在九月一號在央視八套播出,到時候這部劇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其中的主題曲正好是謝璇唱的,這就是她新專輯最好的宣傳效果。
九月三號,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上市的第二週,白霏霏新專輯上市的第三週,新華書店專輯銷量周排行榜的榜單出來了。
青春少女組合《跳起來》,張,仍然排在第一的位置,比第一週的銷量,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雖然這個下降幅度大了一點,但也能夠接受。
畢竟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在第一週就爆了,不存在歌迷沒發現,然後再爆起來的那種情況,所以下降幅度這麼大,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正常的跌幅。
但即便跌了這麼多,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的銷量,不仍然還是在第一的位子上坐著嗎?
還想像之前那張專輯,第二週再來大幅賬上,明顯不太可能,畢竟那張專輯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力,那樣的成績,是任何人都複製不了,包括青春少女組合也不可能再次達到那樣的成績了。
而白霏霏的新專輯,已經到了第三週了,這周的銷量是張,比上週的銷量又有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還不錯,所以這張專輯很能打,下週不說上升,只要還能繼續保持這個銷量,那這張專輯今年之內達到三百金就穩了,甚至也有望衝擊四百金。
九月三號黃佳怡已經回到了東海市,在開始上各個電視臺的節目,宣傳她的新傳,九月十號,中午十二點,黃佳怡的新專輯《隱形的翅膀》重磅上市了。
而這一週,已經是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上市的第三週,白霏霏新專輯上市的第四周。
這周專輯銷量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是白霏霏的新專輯,張,比上一週又上漲了接近一千張。
排在第二的是張瑞的新專輯,張,和上週,上上週基本持平。
排在第三的,是天王王俊君的新專輯,張,也和上週差不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而青春少女組合的新專輯,已經排到第九名了,4871張。
這一週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銷量的跌幅,讓整個樂壇為之驚訝,上一週還有多張的銷量,這一週直接就變成不到5000張的銷量了,簡直是斷崖式的下跌。
第一週賣出了多張,第二週賣了多張,第三週賣了5000張,三週下來,總共賣出了多張,那麼全國總銷量,也就是一百三十萬到一百四十萬張之間。
如果下週繼續下跌的話,那麼一年之內,這張專輯能不能拿到一個雙白金都懸。
而這周的娛樂週報上面,各大媒體,樂評人,都是紛紛對青春少女組合新專輯抱著一種嘲笑的態度。
“我就說歌迷還是理性的,像這種模仿前一張專輯的跟風之作,怎麼可能賣出這麼多的銷量?歌迷不是傻子,粉絲不是傻子,這樣的行為為國內樂壇所不齒,這種行為,是對喜歡青春少女組合歌迷粉絲們的一種消耗!——樂評人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