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時文瞄一眼藍北辰,笑問:“老道,來兩句?”
藍北辰手捻那長及至胸的白鬍子,微微點頭道: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其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藍北辰說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這兩個人問的卻是異象的徵兆,根本就答非所問。
魯時文當時就嗤聲:“去去去!我可不是來聽你講道的,我問的是將星。”
易子良卻一臉嚮往的喃喃:“真能修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不枉此生啊!”
魯時文聽了卻不以為然,他嘻笑道:“我倒是喜歡人人合一。”
此話一出,藍北辰眉頭微微一皺,卻不言語。
‘人人合一’雖然也是一種境界,但從魯時文的語氣判斷,卻指的是一個“叢”字。
兩個人一張床,就是葷話。
易子良呸的一聲,不屑的說:“老學究,難怪你修不成正果,只因你為老不尊。”
再讓這兩個人說下去,估計會說出“願得伺兒為道意,後堂羅帳一相親”之類的話來。
藍北辰一句“食也,性也,人之常情,”將兩人的話給打斷。
他又接著往下說: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無形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他說的是,道是先於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道是無形無象的。
兩個老頭雖弄不明白是何意境,但言外之意倒是聽得懂,都暗自氣惱:“你就說‘天機不可洩露’得了,來這麼一大串有意思嗎?”
兩人正想數落一番老道,猛見一團白煙在老道前面冒起,便凝視不語。
白煙中現出一個穿一身青的三尺小童,背部似乎還有龜殼紋狀。
小童兩眼珠溜溜一轉,又一躬身施禮:“師父,茶水已沏好――”
剛說到這,白煙又起,小童竟不見蹤影。
只見藍北辰右衣袖在晃動,一條烏龜尾巴露了出來,原來是變回了原形。
魯時文不由得失笑的調侃:“馱石碑的,道行都不夠,幾眨眼的變身,你有什麼好炫耀的?”
跟著,易子良也打趣道:“它哪裡是炫耀,它是班門弄斧。”
就聽,烏龜用三歲孩童的聲音回懟:“兩個糟老頭,倚老賣老,說過多少回了,我叫靜玄。”
它說著話,尾巴左搖右搖,上擺下擺,竟是示威般鑽進了衣袖裡。
兩個老頭頓時惱道:“小崽子!有種你出來!看我不把你燉了當夜宵!”
衣袖裡沒有聲音,倒是藍北辰轉身笑著說:“誒~,何必跟它一般見識?品茶去吧。”
後面的“品茶去吧”未落地,涼亭中已不見藍北辰的人影,只見一縷白煙在漫慢的飄散。
兩老頭都是一驚:“好快啊!”
易子良微微一笑,說了一句“這就來”,竟是如風而去。
博學大師的重點放在了之乎者也上,他武學上的修為都夠不上三流高手。
“何必呢?爭這一時之快有何獲益呢?半個時辰的山路都走了,我還會在乎這點路程?……”
喜歡九雨有誠佳婉然請大家收藏:()九雨有誠佳婉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