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的地方多的去了,究竟是從哪個風調雨順的地方運來的呢?”
景秋並沒有因為他們說了幾句話就把東西給他們,而是繼續追問了糧食的出處。
“你再把包子給我們幾個,我們就說。”
有一個人又開始談條件了,但是景秋沒有理他,只是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包子,顯然就是一副不把話說明白,不會把東西給他的態度。
“算了,反正守著秘密對我們也沒什麼用,說就說吧。”
在吃的面前果然還是有人妥協了。
而且他的妥協竟然是沒有遭到其他人的阻攔,頂多是有幾個人看了他一眼有的,甚至是直接就點頭同意了他的意見。
“行吧,你不是想知道那些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嗎,那就告訴你吧,還能從哪裡來?
當然是朝中召集各處湊上來的,每個季度都會運一批過來,但是基本都沒有送到百姓受傷,這給城裡的人少量送了些,鄉下的幾乎是沒拿到過。”
“我們在這裡守的時間也挺久的,對這情況可是都很瞭解。”
這些人終於在景秋的追問下,你一言我一語的把情況大致說了一下。
“既然你們都知道這糧食是從朝中運來的,也是援助這裡的災難的,那他們不發給百姓又怎麼交差呢?”
景秋就不理解了,這是朝中送下來的,應該都是有數目的,如果他們隨便將其處理了,百姓什麼都沒拿到,那百姓自然是不得幹,到時候不得有人反饋上去,皇上知道了,不得追究嗎?
如果皇上追究下來,那他們又怎麼應對呢?
“這些我們怎麼知道?不過我想他們肯定也有他們應對的方法吧,反正糧食是每季度都用過的,就是到不了普通百姓手上。”
“我們也就在這裡守個運氣,每次糧食送來了,運氣好,我們也能夠撿一些。”
“反正等他們送去衙門了,再發下來就沒大家的份了。”
這些人說的怨氣是蠻重的,也不知道那糧食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朝中每次本來也就沒送多少。
如果送的少了,肯定只會選最需要、最迫不得已要幫助的人家幫一下。
“你們又是怎麼知道朝中會送糧食下來的呢?”
看他們這個樣子,應該也就是提前在這裡等著呢,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是知道,人傢什麼時候會把糧食送下來。
所以景秋還是很好奇,他們是怎麼知道這些內部訊息的。
“這還不簡單,每個季度都會送的,而且看到縣令離開縣衙,就該知道她們是去做什麼的。”
“按日子算,東西也該差不多送到了。”
這些人並沒有什麼技巧,就是憑猜測了,憑大致差不多的時間裡面去推測。
憑他們這裡的縣令離開的情況來定的。
“你們說糧食送過來又跟你們沒有關係,那你們守在這裡又有什麼意義呢?
難不成到時候東西送來了,還能為了堵住民眾的嘴,把守在這裡的人分些糧食?”
聽到他們的話後,景秋做了這樣的推測性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