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病房後,母親和王大爺正躺在病床上看電視,王芝雅正在打掃病房。
這一整天,陳念生又不在,又是王芝雅照顧了兩位老人一整天。
“小念來了,晚上吃飯的時候還剩下了幾個玉米棒,你快吃了吧,不吃的話明天也得扔。”
見到陳念生來了,王芝雅趕忙把特意留給陳念生的玉米棒拿出來。
陳念生接過的同時,順手把剛才買的鴨頭遞給了王芝雅:“芝雅姐,這是下午我吃飯的時候買的鴨頭,我吃了兩個不辣的,這個辣的特意給你留的,你嚐嚐。”
“行,先放這吧。”王芝雅笑著接過,隨後順手放在了桌子上。
陳念生啃著玉米棒來到母親身邊,母親的臉色明顯比前幾日好些了,原本蒼白的臉上多了幾絲紅潤,這讓陳念生很高興,也對後幾日的手術有了一定的信心。
......
這幾日,陳念生沒有去工作,沒有去兼職,他一邊在醫院陪著母親,一邊揹著母親四處籌錢。
籌錢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四處打電話借錢。
把之前借過的親戚再借一遍,但凡有聯絡的親戚,陳念生都打電話嘗試一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陳念生也不想求爺爺告奶奶的拉下身段借錢,但這是他唯一能籌到錢的辦法。
這些親戚大多都會借給陳念生一點,有的一千有的兩千,多的五千。
雖然這些親戚知道,借給陳念生後再想要回來那基本上不可能了,但他們還是會多多少少拿出幾千塊錢。
一是,陳父陳母在村子裡,在親戚堆裡的口碑很好,陳父生前的時候,誰家有困難他都會幫襯一些。
再者就是,這些親戚也可憐這母子倆,如果連一千塊錢都不捨得拿,容易被人嚼舌根子,戳脊梁骨。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誰家有病了,多少填點,落個好名聲,將來自家有難了,別人也會幫你。
這是農村人心照不宣的事。
所以,這幾日,陳念生又籌了五萬多塊錢。
本來沒那麼多的,但陳念生的姑媽又給打來了兩萬,其他親戚的加起來三萬多點。
現在陳念生手裡已經有了將近八萬塊錢,還差四萬就能湊齊了。
陳念生本想再在借貸平臺上借幾萬,但自己已經借不出來了。
想另尋辦法的陳念生,卻又收到了兩萬塊錢。
是王芝雅揹著王大爺,揹著陳母,偷偷塞給陳念生的。
僅僅認識一個月,僅僅在一個病房,非親非故,不但平日裡經常照顧母親,關鍵時刻還能掏出兩萬塊錢,這種恩惠,讓陳念生感動不已。
所以陳念生就發誓,將來一定還上這兩萬塊錢,將來一定報答芝雅姐的恩情。
......
加上芝雅姐給的兩萬,現在陳念生手裡已經有了十萬,還差兩萬就能湊齊了。
只不過,距離母親手術還有兩天,這兩萬又讓陳念生犯了難。
下午吃飯的空,陳念生如往常一樣在凌姐這裡點了一份青菜炒飯。
坐在外面的小板凳上,陳念生一邊往嘴裡扒拉著炒飯,一邊苦思該怎麼樣湊齊剩餘的兩萬。
夏安雅這個小丫頭也如往常一樣搬了個小板凳坐在陳念生對面,喋喋不休的跟陳念生講著他們臨院小學二年級一班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