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陳天達搶著拿春聯去貼了。
一切事情完成了,時近傍晚,紅雲村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四處噼裡啪啦作響,煙霧繚繞。
陳家一家人在大廳裡開了兩席,男人一席,女眷和兒童一席。席上雞鴨魚肉無所不包,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這個時候陳華遙不再堅持所謂的四菜一湯。中華人辛勞一整年,就為了一個春節,適當的鋪張浪費也是應該。
老太爺坐在主位,陳華遙在下首相陪,二叔在邊上幫忙倒酒。
酒是二十年的五糧液,菜是珍饈美味,一席年夜飯人人吃得興高采烈。
酒過三巡,老太爺嘆道:“這幾年來,除了我過生日以外,平時一家人各奔東西,很難聚在一起吃頓晚飯。”大家便停下筷子,等著老太爺訓話。家庭團圓會上長輩發表一番言論也是題中應有之意。這時候誰都不好插嘴。
老太爺眼光掃了一圈桌上,看看幾個兒子,陳詢鶴頭發花白,陳知鵑腦門半禿,陳慶革滿臉皺紋,只有小兒子陳紅衛正當壯年,不由頗為感慨,說道:“時光匆匆易逝,幾十年過去,不光是我老了,你們也老了,孩子們都長大了。很快就會有人當上祖父,體會到我此刻的心情。”
四兄弟不禁看看自家的兒子,眼中均流露出濃濃的愛意。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正是中國社會最難以割裂的紐帶。
“朋友可能會反目,同事可能會成仇,但父子兄弟之間的關系永遠不會更改。我今天要說的也正是這個,兄弟們不管在外頭吵得如何不可開交,關上門來仍舊是一家人。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你自打生下來,就決定你是某人的兒子、兄弟,而這種關系不因法律的變動、歲月的流逝、感情的好壞而發生任何改變。”
眾人俱皆應道:“爸爸說的是。”“爺爺說的對啊。”這裡面只有陳天適心事重重地瞄了陳華遙一眼。
“兄弟之間吵吵鬧鬧也是有的,那幾年家裡條件不好,我們很是吃了一番苦頭。”老太爺環視四周,驟然變得神采奕奕,大聲道:“團結,一家人必須團結才有前景,才會生生不息,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陳詢鶴兄弟四人都附和道:“爸,您說得太對了,兄弟們就應該團結。”
“詢鶴啊,慶革啊,你們兄弟兩個年紀老大不小了,經常鬥氣成什麼體統?所謂家和萬事興,要大家都和和氣氣了,家庭才會興旺發達。慶革,你是工商所所長,做領導幹部的,凡事都看得明白,以後萬萬不可與你大哥置氣,知道麼?”
陳慶革賠笑道:“爸,看您說的,我跟大哥鬧著玩的。”
有陳華遙在場,老太爺不敢對大兒子下重話,說:“老二,把東西拿上來。”
“是。”陳知鵑應了聲。
大家有些好奇,老太爺突然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席上說這番話,顯然意有所指,不知他準備拿出什麼樣的寶貝。連另外一席上的女眷也停住了吱吱喳喳,伸長脖子望著老太爺,不敢稍有動靜。
陳知鵑拿過一盒新筷子放在老太爺面前。
象京“江南人家”出品的筷子,紫檀木製作,筷身長直潤滑,黑裡透亮,上端淺雕梅蘭竹菊四色君子,頂頭鑲嵌的方形銀殼又鑄有吉祥富貴等美好文字,確是簡約而不簡單,平淡中透出華美大方的氣象。
筷子共有二十根,每兩根用細綢緞紮好配成一對,安靜地躺在盒子裡面。雖然挺貴的,七八百塊錢一盒,但也算不上什麼寶物。
“這……”大家都猜不透老太爺突然展示這麼一盒筷子究竟什麼用意。莫非民以食為天,要給每個人發一雙,寓意來年人人有飯吃的好彩頭不成?
老太爺取出一支筷子遞給陳華遙:“小遙,你看你能不能折得斷?”
“嗯?”陳華遙有些搞不清楚了。
老太爺仍是笑道:“你折斷試試。”
陳華遙只好接過筷子,雙手左右各拿一頭,輕輕下壓,啪的一聲,將筷子掰斷了。
老太爺又拿出三支筷子:“這次你把三支筷子合在一起,看還能不能折斷?”
陳華遙又是微微用力,三支筷子不出意外的斷了。
老太爺拿起剩下的筷子,向眾人笑道:“今天我向大家要表達的也正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勢單力薄,就很容易被敵人擊破。但是三個人、四個人合力在一處,敵人便會覺得吃力。若是十幾個人團結起來呢?那麼便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