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州府城牆上。
趙辰之帶傷上陣,已經在城樓堅持了整整七日,身體早就到了極限,卻不敢退下休息片刻。
之前李氏王朝幾次攻城頗為驚險,差點就撞破了應州府大門。
若不是趙辰之應對得當,應州府早就易主了。
這場應州府的危機,不但讓韓侖找到了自己強大的方向,連趙辰之也有了脫胎換骨的成長。
不過月餘,當初吳王府中對趙辰之不屑一顧的將軍們,都心甘情願跟隨在趙辰之身後,見證了他的成長。
虎父犬子之言,再也不被提及。
日前李氏王朝開始攻城,便散佈訊息,只誅首惡、不擾百姓,所有守將們都慌成一團,沒想到趙辰之卻篤定,應州府百姓不會背棄清遠軍,背棄曾經拯救他們於水火,這些年用心經營的吳王和趙均大將軍。
事實上,也是因為有百姓們一如既往的支援,應州府才能守到今日。
多虧應州府中糧草充足,也沒有因為圍城之困,不得已走投降的下策。
可是東明缺的攻勢太強了,他們也不知道能守到什麼時候。
以東明缺強大的攻擊性,可能根本就不屑於圍城之計,當然,東明缺更有可能是擔憂援軍。
畢竟巫山軍已經攻破了李氏王朝的都城,誰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回師應州府。
別說李氏王朝都城與應州府萬里之遙,在軍陣的加持下,什麼樣的奇蹟都有可能發生。
應州府能等待的,唯一的希望,也就只剩下巫山軍了。
李沐將軍的支援在三日前就到了,可是卻被東明缺打的落花流水,兩相對比,似乎還不如當初趙辰之帶領水軍與李氏王朝在半湖一戰,表現的更好。
也讓所有應州府將軍們,真正看清了趙辰之的實力。
曾經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李沐將軍,對上東明缺,就像是小兒與壯漢,根本沒有一戰之力,所謂的支援,更像是一個笑話,根本不能撼動李氏王朝的圍攻分毫。
倒是因為之前趙辰之安排的半湖偷襲,損傷了李氏王朝不少將士,否則應州府也堅持不到今日。
若不是當初掘開水壩的計劃直接失敗,也許應州府不需要支援,也能打退李氏王朝的大軍。
若是能度過此劫,趙辰之便又是另一個趙均大將軍。
可惜,時至今日,趙辰之哪怕成長迅速,也到了窮途末路,眼見著李氏王朝不緊不慢的進攻,武將們甚至能感受到強大的鋒芒,劃過耳際,直指城池內部。
趙辰之身邊都是倒下的將士們,他們已經堅持了太久,實在沒有辦法繼續了。
“將軍,我們已經盡力了,若是城破,但求一死!”
“若是城破,但求一死!”
就在趙辰之以為,他要以死殉城時,遠處響起了一大片衝殺聲。
是李沐又殺回來了嗎?
“趙將軍,是吳王殿下,吳王殿下帶著清遠軍來支援我們了,應州府得救了!”
“援軍到了,趙將軍,援軍到了啊——”
遠處天邊升起的旗幟,讓應州府上下一掃低迷,變的重新振作。
彷彿是歷史重演,曾經在半湖之上,李氏王朝大軍壓制的趙辰之的守軍節節敗退,此時李氏王朝在面對趙子璋的大軍時,又是同樣的狼狽。
韓侖激動的看向趙辰之,“將軍,我們也出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