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將軍何須猶豫,舍妹在將軍處叨擾良久,也該是歸家之時,我那不成氣的弟弟做錯了事,還要我這個當哥哥的收拾爛攤子,還望東明將軍看在賀州吳氏的面子上,周全一二。”
賀州吳氏,曾經多響亮的名頭,東明將軍身為李氏王朝第二人,也許很快會成為李氏王朝下一任的皇帝,就是這樣的人,賀州吳氏也得罪的起,東明將軍也得給兩分面子。
今日清遠軍的營地格外熱鬧,不但有月輪第三月令,還有賀州吳氏當代嫡子吳景林。
東明缺看著來人,差點氣笑了。
他承認,他的確是趁著賀州吳氏不知道清遠趙將軍便是曾經那個下僕趙均,故意接走了趙均的親人。
可是賀州吳氏自己訊息不靈通,怪得了誰。
而且,當初趙均在賀州吳氏的生活可過的不怎麼好,賀州吳氏憑什麼以為,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東明將軍一直以為,賀州吳氏在這件事的態度上,是和他一個立場的,現在看來,真不愧是世家啊。
他倒要看看,為了與趙均重修舊好,曾經高高在上的賀州吳氏,會用什麼籌碼拉攏趙均,這個昔日的卑賤下僕。
“好,好得很,趙均將軍得道多助,東明缺反倒自作小人了。”
這是低頭了,真難為野心勃勃的東明將軍,也會知道失敗這兩個字怎麼寫。
“東明缺,你要殺我,可惜棋差一招,你說我得道多助,其實不過是比將軍多走了一步罷了。”趙均從袖中拿出一疊信紙。
第一封信,是吳王寫給趙均的,韓氏王朝北伐受阻,之前得不到任何訊息,實際上卻是連連敗北。
韓氏王朝北伐三路大軍,已經有兩路大軍被折。其中一路進攻元都,被直接打敗;西路大軍主將被俘投降,已經成了元氏王朝最強大的北方屏障。
最後只剩下劉丞相帶領的中路大軍,與元氏王朝的兵馬僵持,眼見著韓氏王朝的社稷岌岌可危,最後才不得不向天下紅巾軍求援。
這求援的物件自然只有兩位,一個是李氏王朝,另一個便是應州府吳王。
吳王在接到訊息後,第一時間率軍北上,急需趙均接應。
這第二封信的內容,便是月輪已經和巫山軍達成一致,第三月令會助趙均脫身南征戰場。
趙均唯一沒有料到的,大概就是東明缺最後的那張底牌了。
——
東明將軍走了,趙均卻扣下了蘭曼。
蘭曼知道自己這次算是碰到了趙均將軍的底線,被留下殺之,本就是情理之中。
一個浴血沙場的悍將,他的仁慈和心軟,都是給自己人的,蘭曼有很清醒的認知。
只是義父的選擇,讓蘭曼有些介懷,哪怕義父多爭辯一句也好,可惜,他只是冷漠轉身,連一句求情的話,都不願說。
就那樣,輕飄飄把蘭曼放棄了。
所以啊,有什麼什麼情懷、追求,真的沒有跟對人重要。
東明缺是真正的梟雄,卻不是蘭曼這樣的人追隨的起的。
“將軍或打或殺,蘭曼受著。”
看著眼前視死如歸的蘭曼,趙均突然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