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贇,你今日見我,是為了何事?”
趙均一開口,鄧贇才窘迫的發現,自己居然忘了剛開始找趙均將軍的事,轉而開始無腦吹捧趙均將軍。
這可不是之前的他能做出的,哪怕他再崇拜趙均將軍,也不會表現的這麼明顯。
“將軍,我有要事稟告。”
“近日軍中突然出現了一些流言,都是不利於軍心的,末將調查了流言的來源,可是這種事,最後大多難以找到源頭,我昨日抓來的,就是能找到的最後一人。”
昨夜軍中混亂,自然沒有來得及處置此事,現在正好一併了結。
鄧贇當然是著急的,昨日那情況,幾方因素疊加,若不是趙均將軍發威,清遠軍免不了一場大敗,到時候阻攔了剿滅李氏王朝的步伐是小,輸給另一方巫山遺部是大。
趙均此時才真正發現,清遠軍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頓的時候,巫山遺部這個敵人的到來,不但不是危機,反倒是轉機。
對於士兵而言,戰鬥任務才是第一位的,個人義氣反倒應該退後,不是說這樣計程車氣不好,只能說不夠正道。
可以提升一時的戰力,卻無法成就真正的鐵軍。
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不懼任何危機,才能抵抗敵人,儲存自身,清遠軍的未來,已經到了風口浪尖。
人要成長,軍隊也要成長,人可以透過學習變得強大,軍隊的問題需要時時關注,在最需要的時候做調整,延長軍隊的壽命,提高整體的實力。
一個勢力也是如此,只有不斷的更新換代,以舊換新,才能讓其儲存活力,煥發生機。
巫山遺部無論是為了什麼,才選擇了吳王,都是應州府的機遇,趙均曾經的擔憂太片面了,也許,吳王趙子璋比他想的更全面,更徹底。
“軍隊中會有流言,反倒是一件好事,我們只有知道了士兵們的訴求和思想,才能真正替他們解決問題,消弭隱患。
至於,這是不是蘭曼將軍的計謀,本將軍認為不是。”
這不是對蘭曼將軍的看低,而是對自己的自信。
所有人都知道,趙均將軍建立的清遠軍強大,非常強大,他們只能各種嘗試,希望能碰上清遠軍不擅長的方面,以求勝算。
他們怎麼可能知道清遠軍內部的問題,最瞭解內幕的永遠是自己人。
“當初郭將軍死後,清遠軍離開清遠,進攻應州府,與此同時,我們掃蕩了大小勢力,吞併了不少紅巾軍,他們成就了今日清遠軍輝煌的根基,也埋下了隱患。”
這一次的反噬,早在趙均的意料之中,只是之前發生的事情太多,又因為巫山遺部的事,完全打亂了趙均的計劃,這才在最不合適的時候,爆發了。
這是趙均的失誤,從這件事上,他得到了教訓,越是慌亂著急的時候,越要穩住,只有按照自己的計劃,才能不出紕漏。
敵人的每一個行動,都是不能預知的,可是自己對計劃的自信,卻是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棄的。
喜歡奇幻大明請大家收藏:()奇幻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