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諸在清遠一行人中,向來是沉默牢靠的代名詞,此次彭大與秦把頭同他一起領兵,算是多了兩分把握。
秦把頭沉默片刻,忍不住開口安慰氣息低迷的彭大,“其實這次趙小將軍不來也是對的,若是他親自出手,那瘋將軍怕是頃刻便被拿下,我等只能分潤微末軍功,怎對得起清遠軍如此陣仗。”
“其實有時候想想,不與趙小將軍為敵,大約也是最大的幸運,無論是李氏王朝還是韓氏王朝,他們最大的不幸便是沒有招攬到趙小將軍。
你還記得當初遇到趙小將軍時,我們待的地方離徐州府不遠,可離賀州也不遠啊。當時若有什麼差池,也許韓氏王朝第一武將便是趙均了。”
那時候彭大也就不折騰了,直接回吳氏當個世僕,過一過狐假虎威的日子,想來也算滋潤。
秦把頭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趙小將軍畢竟是趙將軍的弟弟,早晚是要去投奔趙將軍的。”
可那時候的趙將軍只是郭將軍麾下親兵,若不是娶了郭將軍養女,誰會高看一眼,叫他一聲‘趙公子’。
這樣的人真的能成為清遠的統帥,乃至展望中原南方之主的位置?
“好了,我覺得你就是有偏見,覺得趙將軍對不起趙小將軍,便一葉障目,根本看不見趙將軍的長處。我等既然奉命出征,自然是要顧著眼下,只有拿下應州府,才能再談其他。”
秦把頭不介意讓許諸代傳他們對趙將軍的委屈,可不代表彭大這話沒有問題,說來彭大也是最早跟隨趙將軍的人,正因為這個身份,更要謹言慎行。
莫要最後只能同苦,不能共甘,那這些年出生入死不是白費功夫。
曾經的秦把頭追隨原將軍,只是為了理想。
現在……
彭大忍不住拍了拍腦袋,“對,我還是莫要走了岔道,心氣皆無,壞了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將來我自己都不願原諒自己。不過我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應州府的那個瘋將軍鄭巖真有這麼厲害,能讓清遠將領幾乎傾巢而出?”
準確來說,是趙子璋身邊心腹皆出,雖然戰場不講究什麼公平,可一下子出這麼多武將,是不是還是誇張了些?
總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許諸咳嗽了一聲,不緊不慢的說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不過是一瘋將軍,按理來說,我清遠軍這邊出兩個武將,都是欺負他了,為何大哥執意派了這許多武將出徵?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許諸這想法有點意思,彭大忍不住湊過去,想要多聽一聽。
“大哥一心想要拿下中原南方半壁江山,又怎麼會滿足應州府一府之地。趙均兄弟也是湊趣,一通邊鼓把你們的心都敲亂了。瘋將軍無論多厲害,在元氏王朝分身乏術之時,也是砧板上的肥肉,跑不了。
你們真以為,我們三路大軍,都是衝著應州府去的,那也太給瘋將軍漲面子了!”
許諸作為前路大軍,自然是衝著拿下應州府去的,可中路後路大軍的目的地,怕是要打上個問號。
南方水路複雜,又是紅巾軍起義的發源地,各地義軍無算,也是時候掃蕩一番,別最後清遠與李氏王朝決一死戰,最後讓旁人撿了便宜。
清遠本就是在應州府郭將軍與李氏王朝的夾縫中成長起來的,自然更忌諱有人走他們的老路子。
那些識時務的小勢力,早就選擇投靠了清遠軍或者李氏王朝,剩下的還不知道打的什麼主意,正好趁這次出兵的機會,好好整理一下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