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出了文思軍陣,趙均突然出聲,留下打算離去的大祭司。
大祭司身子僵硬了一刻,卻很快恢復正常,這點異常被在場幾位聰明人都看在眼中。
真是風水輪流轉,他們居然還有看到智珠在握的大祭司恐慌的時候。
要他們說,大祭司既然能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文思軍陣中,也該悄悄離去,怎麼還給趙均將軍留下報復的機會。
真是太不明智了。
他們哪裡知道,這才是大祭司老於世故的表現,在文思軍陣中他太過咄咄逼人,自然要給趙均與東明缺這兩個當事人,一個出氣的機會。
難道他就這樣直接離開,留下兩個女兒作為兩位將軍的出氣筒?
這既不符合月輪費力拉攏的利益,也不是一個父親應有的擔當。
只能說一句,還是年輕人啊!
“不知趙小將軍還有什麼提議,待老夫歸月輪,必然一一轉告。”
重點在一個‘歸’字上,看來大祭司也知道怕啊!
剛剛在文思軍陣中,可以說眾人的生死皆在大祭司一念之間,畢竟落入軍陣的月輪三人,使用的都是水中月之術。
哪怕趙均自問戰力無雙,也無法攻擊到一片影子,威脅到月輪三人的安危。
清遠趙小將軍是什麼人物,被大祭司一手拿捏,雖然是雙贏的局面,但誰讓趙小將軍年輕呢,在無傷大雅的前提下,與大祭司開個玩笑。
月輪看在達成約定的利益上,大概也不會計較吧。
“本將軍只是想說,還好大祭司是抱著友好的態度出手,否則,本將軍也就不得不痛下殺手,那時候清遠軍與月輪,便是不死不休,這樣的結果對雙方、對現在南方的局勢,都不是什麼好事。
只能說,一切幸好。”
東明缺吃驚的看著趙均,他當然不會以為這是趙均在說大話,恰恰相反,難道在他的亂操作下,趙均還有餘力為可能存在的危機,留下一手?
那他這一局,輸的可一點都不冤。
大祭司當然也不會認為,吳鏡塵公子今日這話,是為了挽回顏面。
那麼,趙均的底牌到底是什麼?若是他晚上片刻現身,是不是就可以看到了?
不,這事關月輪未來,不是滿足他好奇心的時候,他不該這麼想。
“趙小將軍的底牌,自然是本將軍。”
白將軍笑吟吟從暗處走過來,身旁還帶著他的愛馬,馬蹄上都是露水,便知對方來的很早,已經在此處等很久了。
“哦,若是月輪使用文思軍陣,意在將清遠軍與李氏王朝的兵馬都誅殺於陣中,白將軍便可為眾位報仇,趙小將軍與老夫共赴黃泉,清遠軍自然與月輪便結下大仇,生生世世糾纏不清。
這,就是趙小將軍的底牌?”
若是白將軍早早就埋伏在此,無論贏的人是東明缺還是大祭司,在好不容易殺了趙均後,不可能不付出代價,活下來的敵人必然傷痕累累,白將軍一擊背刺,足以將勝者的性命留在此處。
只能說,趙均果然是個斤斤計較之人,若想取他性命,就必須有付出自己性命的覺悟。
但這不過是同歸於盡的手段罷了,這法子放在任何一位將軍身上作為後手,都算的上高明,可卻配不上吳氏鏡塵公子的名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