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均當然也看出來,自從打下清遠後,趙子璋過的反倒不如曾經快活,先是擔憂郭將軍趁火打劫,後來又要擔憂出征在外的弟弟。
當初他在應州府郭將軍麾下時,本也贊成開疆擴土,可主將成了自家弟弟,這份心憂,卻也無處訴說。
此時有趙均站在趙子璋立場,體察他的難處,訴說委屈,那股因為李先生憋在心中的苦悶,也算消解部分。
之後只要李先生端正態度,君臣相和還是容易達成的。
有時候勸諫不能直接懟上去,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個巴掌拍不響,自省是好事,可過度自省,將所有的錯誤都歸咎到一人身上,也是不對的。
“哦,對了兄長,我出發去討伐九橫山前,不是留下一本曆書,不知現在效果如何?”
趙均出征許久,若大哥按照曆書,在最合適的時節播種收穫,哪怕沒有商人獻上糧草,沒有趙均令劉大膽送回的糧草,清遠也算真正扎穩了腳跟。
“阿弟的吩咐,兄長怎會忘卻?雖然前段時日出了不少問題,好歹沒有耽誤了屯田。
這下我們不但收穫了足夠的糧草,而且真正掌握了清遠的民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大概是趙子璋治下唯二的好訊息了。
雖然剛開始因為種種原因,被他疏忽,可有許諸查漏補缺,也不算誤事。
等趙子璋自家想通,該做的立馬去做,也是出了不少成績。
才能在此時趙均問起,給出還算滿意的回答。
趙子璋其實很害怕趙均生氣,阿弟為他的事業鞠躬盡瘁,他怎能讓阿弟對他失望。
“軍中按照你的安排,已經陸續訓練出不少兵種,正是需要你好好規劃,壯大己身的時候。”
之前趙軍過的捉襟見肘,既沒有糧草,也沒有兵馬,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哦,還是有一點點問題,畢竟南方並不產馬,就算有,也比不得北方馬高壯。
若是馱運負重,自然是合適的,但在戰場上,當然是擁有北方戰馬的騎兵更有戰鬥力。
趙均在外征戰,他這個大哥在背後可沒有閒著。
“當務之急,是尋好馬場,騎兵乃是重中之重。”
南方征戰,自然是車船為先,最不可缺的便是水軍,趙均南河一行,已經為清遠打下根基,以後只要按部就班發展,不足為慮。
倒是有朝一日,要與北方各勢力為敵,騎兵就不能不早早培養。
說完正事,趙子璋不免又提起了郭將軍,其實趙子璋和郭將軍的關係,也曾親密無間過。
當初他初去投奔郭將軍,便成了郭將軍的親衛,後又娶了其養女秀英,在郭將軍被孫將軍綁架時,也是他救了郭將軍性命。
“這接連拿下三處地盤,應州府的那位怕是要急了,不知這次會有什麼機鋒等著咱們?”
隨著趙子璋的勢力越來越大,早就無法避免郭將軍那頭聽到風聲,可走到這一步,也該是亮出旗號,打出名聲,以求四方豪傑相投之機,萬不會為了不惡郭將軍,而繼續矇頭發展。
這不同的時期,自有不同的發展戰略,直至此時,趙子璋的勢力已然有了底蘊,該是進入第二階段,甩開大步,竭力壯大己身了。
若為郭將軍所提防針對,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趙子璋也不會猶豫。
“阿兄畢竟是以郭將軍的親兵起家,不到萬不得已,這表面上的顏面,還是要顧及的。不過為了大嫂的安危,阿兄還是找個由頭,讓大嫂早日隨軍,算是斷了後顧之憂。”
趙子璋早年家貧,自家兄弟姐妹四處離散,算來親人也只有趙均和妻子二人,哪怕日前找回了侄子與外甥,但也在他羽翼護佑之下。
趙均本事實力出眾,又跟隨在左右,自不擔憂,但自家妻子卻成了郭將軍手中最好的人質。
以郭將軍多疑的性子,又怎會放棄手中如此好的一張牌,想要讓自家妻子來清遠,怕是需要不少謀劃。
喜歡奇幻大明請大家收藏:()奇幻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