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縣令一直擔憂的是自己這邊的安危,反倒忽略了趙小將軍此行,又何嘗不是送羊入虎口。
彭大聽到這個訊息,第一反應就是帶兵去支援。
趙均有難,他這個做兄弟的,如何能無動於衷。
“等等,彭將軍既然接了軍令,就該執行,而不是擅作主張。你去救援將軍,澗水這邊怎麼辦?”
吳曲源早就知道彭大不堪重用,沒想到這麼沒腦子。
這樣的人,若不是早早跟隨,趙小將軍身邊,怕是根本沒有他的位置。
“澗水這邊不是還有那群水匪,他們既然投了我們,也該立下些功勞,算作投名狀吧。”
彭大憋屈,可也不敢隨意開罪吳大堡主,否則回了吳家堡,肯定會被自家姨母罵死。
以吳氏兄弟的才華,未來必然前途無量,彭大有所顧忌,自然更不能不給面子,委屈一下怎麼了,總不至於太過得罪,最後吃了算計。
“彭將軍真是糊塗,我雖招降了澗水秦把頭,可他手下兩萬兵馬還沒有重新整編,他若是發現,澗水沒了彭將軍手中人馬,怎知他會不會反水。到時候不但得不了南河,連剛剛到手的澗水,都得送出去。”
趙小將軍,走一步算十步,他擔憂如何拿下澗水,可趙小將軍已經一石二鳥,將遠處的南河都納入計劃。
雖說是恰逢其會,但也正是說明,天命站在清遠軍這邊。
彭大怎麼就不明白現在的形勢。
南河雖然是極好的地方,但此次若是不得,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澗水恰恰相反,若是清遠軍的勢力,被澗水攔腰斬斷,對以後的發展,大為不利。
只要是有遠見的將軍,都必須第一時間拿下澗水,現在天時地利都站在他們這邊,他們才能輕易得了天大的好處。
彭將軍違反軍令,不但會將大好的形勢拱手相讓,甚至還會令九橫山陷入危機。
吳曲源哪怕再想給彭將軍表面的和氣,也斷不會容忍他做出這樣的決定。
“聽你的話,難道將軍那邊就不管了?”
彭大隻覺得的荒唐,將軍那邊情況危機,旦夕之間都會發生反轉,此時他不帶兵去救主將,難道要留在澗水,殺了敵軍大將,再去南河?
只要趙均在,澗水南河丟了又如何,隨時都可以再搶回來,可若是趙均兄弟出了事,可就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我想,若是將軍在此,也應該會是這個選擇。我們不能幫助將軍,那就千萬不要拖累將軍。”
若不是大軍還需彭大指揮,此時吳曲源恨不得直接將他綁了,戰場瞬息萬變,彭大千萬不能因小失大,誤了將軍的謀劃。
與其擔憂將軍,吳曲源更原因相信將軍。
經過吳曲源再三勸說,彭大咬牙應了,回返大營後,與澗水營、南河守軍,三路合在一處,將元氏王朝的一半人馬,徹底的留在了澗水。
當週邕發現,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時,腦子一懵,下意識整軍應敵,雖然反應及時,卻也因數量劣勢,最終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周邕勇武,可惜棋差一著,成了彭大的手下敗將。
待彭大正要一刀結果了周邕,卻被匆匆趕來的吳曲源攔下,“也許將軍落入敵手,我等還需這個主將來救將軍。”
這才是吳曲源堅持先拿下澗水元氏王朝敵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