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首領白檀剛剛安頓好小四,就被下屬叫了出去。
“到底什麼事,你這麼慌慌張張的?”白檀好不容易找到了少主,只要護送少主回到北方,他必然前途無限。
“白教宗,聽說韓先生的兒子,不,我是說少主,少主叫韓山,當時……”
當年,韓先生與劉丞相因不滿元氏王朝的暴政,拜入白蓮會,帶著白蓮會的教眾揭竿而起,成立紅巾軍。
從此開啟了紅巾遍地的時代。
不說其他大小起義勢力,單說南方已經成氣候的三個勢力,錦州府的李氏王朝、應州府的郭將軍還有清遠的趙將軍,名義上都是紅巾軍。
可惜,韓先生剛剛起義,便因元氏王朝的打壓去世,只留下懷胎八月的妻子。
後來在逃亡中,韓先生的遺孀與劉丞相失散,這才有了劉丞相長達八年的尋少主的行動。
三年前,韓先生的遺孀被迎回韓氏王朝都城,封為太后,可少主仍舊不見蹤影。
原來太后當初將孩子託付給了自己的姐妹,那姐妹待孩子視如己出,這才矇混過關,讓少主能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中長大。
劉丞相派人去了韓家村,可惜那裡剛剛遭遇了一場洪災,什麼都沒有留下。
只是聽說收留少主的人家,在村裡排行十六,大家都叫一聲十六叔。
那家有一個五歲的小孩兒,應該就是少主無疑。
水火無情,那村莊的原址成了一片澤國,雖然聽說是舉村搬遷了,可這個世道,說是投奔求存,實際不過是取死之道。
原以為少主也去世了,沒想到三年後居然在應州府有了少主的下落。
他們對少主所知甚少,但卻也知道,太后給那孩子取名韓山。
他們從地窖離開的匆忙,此時想來,當時抱著自家白教宗大腿的孩子,是不是就叫‘小山’?
那屋子十幾個小孩兒,名字帶‘山’字的能有幾個?
或者就是那麼湊巧,英明的白教宗帶走了另一個‘山’。
白教宗急急入了房間,搖醒了床上剛剛睡下的小孩兒,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你的名字,告訴我叫什麼?”
這大概是白檀少有的失態,明明在發現地窖裡有很多年齡合適的孩子時,他第一反應是帶回來一個就好。
只要其他的孩子都失去了性命,他的選擇便是正確的。
可此刻,得到了更準確情報的白檀,居然在妄想命運的眷顧。
若是他帶回來的孩子,本身就是他一直追尋的,大概便是最好的安排。
雖然心中隱隱知道,他很有可能等不到那個他想要的答案。
小四其實到現在都迷糊著,昨晚發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夢,在這個夢裡,他失去了自己剛剛認識的小夥伴,落到了白教宗的手中。
“我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我記得我媽媽叫我小四——”
有什麼問題嗎?
有問題大了。
要是白檀早知少主名諱,當時便會直接問誰是韓山,也不至於千挑萬選了個冒牌貨。
當然,也許那時候他的面前就會冒出來無數個’韓山‘,可惜隱隱失去理智的白教宗,腦子中沒有半刻劃過這個念頭。
白檀的腦子被一股憤怒充斥,前一秒還是立功高升,此刻全被這個錯誤的目標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