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當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過是最美好的景願,他們離九橫山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難道不是給了九橫山攻打的機會?
“落草為寇者,來源幾何?”
不過都是些苦命之人,不知天數,抱團取暖。
這樣的人聚在一處,貪生怕死,欺軟怕硬,不成建制,不過能打順風仗而已,若是遇上硬茬子,沒人願意輕易招惹。
劉大膽也是恰逢其會,時勢造英雄,從天上掉下的東西,若無本事守住,也很快便會被收回。
就是不知這劉大膽是前者還是後者了。
“吾等不過是過江龍,這九橫山只要一日不確認我們是來剿匪的,便一日不會主動出擊,抱著萬一的僥倖,等著我們自己離開。”
“從今日起,我們便是來招兵的,而不是來剿匪的,彭兄切記。”
彭大撫掌大笑,趙均兄弟一言,卻是切中要害。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是來謀劃九橫山的,可在九橫山匪徒眼中,他們區區一千人馬,怎麼都不會腦子進水,來進攻九橫山。
初時以為的兵馬不足之危,在此時卻正好最好的掩護。
而趙均在此安營,又四處招兵買馬,九橫山山匪自然以為趙均是奉命來招兵的。
紅巾四處烽火,大多都處處攬兵,如趙子璋回鄉召集鄉勇,皆是常規操作。
一千人馬打不了九橫山,卻也不會讓九橫山認為他們勢單力孤,正是可吃下的物件。
畢竟這只是一隻偏軍,誰知他們身後還有多少袍澤。
而且,若能當兵,誰願為寇?
這趙均兄弟不但打著就食於敵,這是連對方的人馬也覬覦上了,若九橫山有人馬來投,趙均兄弟的擴兵計劃,不就成了嗎?
彼之削弱,吾之增強,妙計啊!
難道趙均兄弟離開清遠時,已然有這種打算,才能算計好人馬數目。
此次離開清遠出兵,表面上是奪下九橫山,實則是為了減輕清遠糧荒。
只要他們坐實了招兵之舉,待兵強馬壯之時,便是拿下九橫山之日。
有了此種猜測的彭大,看著身旁的趙均,一時只覺偉岸之極。
一步三算之能,非人哉!
趙軍做事已然有了章法,招兵擴軍做的風風火火,不過三日,已招收了不少兵士。
卻也令趙軍本就不多的糧草,幾近逼至紅線。
這不擴軍便無法與九橫山抗衡,但若繼續如此擴軍下去,怕是趙軍困於糧草,不戰自敗。
進是敗,退也無力勝,生生將自己陷入如此絕境。
這似乎不是一個英明的主帥該放任的局面。
彭大心中的擔憂不過浮現一秒,便沉入水底,既然主帥是趙均兄弟,他自信任了事。
當趙均聽到彭大親兵回稟,說有人在營前鬧事時,便知自己等待的時機已至。
喜歡奇幻大明請大家收藏:()奇幻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