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均被突然出現的季和嚇了一跳,後來在許諸的解釋下,才緩緩明白過來。
當初她真的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居然千里迢迢來見她。
當初和老者無心之言,居然輕易完成了原身的願望。
“趙某其實也不是很確定,這位兄臺確認自己未曾找錯?”
趙均的表情儘量誠懇,原身的記憶實則並不是特別清楚,這也是趙均對完成這個願望並不積極的主要原因。
可趙子璋不這麼想啊,這必須是自家兄弟啊。
現在世道不太平,如果不是有必須行遠路的理由,誰又會來遙遠的崑山縣尋親。
不說一路花銷,單說個人安全,額,這位曾經以一己之力救下他們小隊人馬的英雄,的確不必憂心自身安全。
“趙均兄弟何必否認,只要趙均兄弟找出其他親人來,證明在下不是你的族兄,否則,你就是趙某人的親人了。”
趙均的那些訊息,完全和自家早年走丟的堂弟嚴絲合縫,而且一眼見到趙均,趙子璋便知,這是他的兄弟。
趙均長了一副趙家人標準長相,眉眼間也可覷見幼時的容貌。趙子璋不是魯莽之輩,卻也有十成十的把握。
趙均苦笑,她去何處找個親人,來證明自己不是這個年輕人的族人。
但也許她運氣的確極好,真的找到了親人。
“好了好了,趙均兄弟難道是嫌棄我們做不得你的朋友,若不嫌棄,那就不要否認了。”
連平日裡穩重的許諸都贊同季和的提議。
在他看來,趙均的否認,其實也是一種‘近鄉情怯’,一直期盼找到族人,卻又怕空歡喜一場。
這時候趙均兄弟怕是太過激動,都還不清楚自己嘴中說了什麼。
這種無法言喻的驚喜,他們都極為理解。
這兄弟關係就直接被趙子璋一言定下,趙均想著就當多幾個朋友,笑著應下了。
趙子璋剛剛認回親人,說什麼都要和趙均大醉一場,趙均作為剛剛認回家的堂弟,也只得客隨主便。
原打算買了坐騎,就去應州府投奔趙子璋,沒想到曲曲折折,臨門一腳,卻被認了親戚。
這時候趙均已經打算帶著自己新上任的大哥和兩位兄長,一起去投奔趙子璋了。
“不知兄弟之後有什麼打算?”
四人酒足飯飽,自該要交流交流感情。
“這天下紅巾軍四起,正是我輩男兒建功立業之時。”
“十年前,元氏王朝改元,卻不自省己過,變本加厲縱慾奢淫盤剝百姓,以致天怒人怨,干戈四起,盜賊叢生。”
元氏王朝的皇帝順帝聚集番僧,修習秘術,養十六天魔女,於內苑造龍舟,起碧月樓,縱情歡愉。
這樣的君王,自然德不配位,無力享萬里江河。
無數受苦難的不平人,自然可為不平世道發聲。
趙均以此為話題,本就存著試探三位兄弟之意,若三位無反元之心,道不同也就不必強求。
沒想到趙均一言彷彿落到了三人心坎,三人一人一句痛斥元氏王朝的累累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