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樂生彷彿是根蠟燭,突然遇見能點燃自己的火苗,於是接下來就會大放光明。他不是一個外向的人,可能是太熟悉的原因,他們總會相互影響。所以許樂生能發光發熱,許安也很為他高興。
回到家後,他還跟她交代了一句,苦口婆心地:“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覺得你們不適合就放手,不要勉強,更不要浪費青春的寶貴時間。你萬一墮落了,誰來賠你父母一個孝順的女兒呢。對不對?”
隨後又拍拍她的肩膀,笑得那麼開心。眼裡的心底都沒有一絲陰霾。
他回去了,許安還坐在樓下。細細思考。
如果對感情足夠自信,那麼不會只有這一份禮物,也或者是重感情,對每一份禮物都足夠重視。
無論是過去,現在,父母總是說她小氣,因為是獨生子女,總說自己的壞毛病多,不懂得感恩,不孝順,矯情,可誰身上沒有壞毛病呢。他們的身上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改不掉的壞毛病。畢竟年齡已經讓他們的思維固定。不是一個時代,沒有同樣的家庭環境,沒有接受同樣的教育,他們身上的那些毛病都可以體諒。
可能真的是自己矯情了吧。重男輕女也好,壞毛病多也罷,總歸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的晚年還是要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一手撐起。無論是男孩女孩。
信任就像手中的流沙,風來了就卷跑了。從小答應好的事情不會實現,說完了的話就忘,不在乎孩子的想法,灌輸自己的思想,不在乎是對還是錯。
讀書讓自己學會分辨是非,可當去矯正父母的思想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去學校養壞了,嬌慣了,學會頂嘴了,叛逆了。沒有考上高中盡在職校學壞了。
職校裡不只有玩樂的人,也有擁有夢想並想努力實現的人。
可能真的是自己錯了吧。太固執了。
‘他們都說我固執。頑皮。隨性。我承認我有錯。凡是我做過的我都可以承認。
我時而內向安靜,時而外向調皮,因為渴望關注讚許,因為想要的太多,擁有的太少。不喜歡被別人誤解,不喜歡別人的閒言碎語,不喜歡別人的不公正對待。
因為內向所以想要突破自己去參加了演講比賽,嘗試在幾十人面前慷慨陳詞,然後在校領導的面前脫稿演講,即使因為能力不行也沒關係,不夠努力也沒關係,只想嘗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怯懦到何種程度而已。然後繼續嘗試克服。
你可以選擇看見別人的努力,任何人的努力都該得到嘉獎。無論程度多少。坦然釋懷後,這些都輕如鴻毛。
就像曾經說過的,學習該是為了進步而學習,而不是為了畢業證書而學習。努力的最大收益者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某個無關緊要的誰,為了什麼東西。
這就是成長吧。
勸慰自己想開,是我成長的第一步。’
許安最終還是回家了,儘管家裡其實空無一人。書房裡的那個位置依舊空蕩蕩。
可能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但目前對我而言很重要,是我很喜歡的東西。聽它的來源你可能覺得荒誕可笑,但它仍然是我很喜歡的東西。
每個人都很重要,媽媽也很重要,媽媽送給我的東西我也會好好保管。可是在我長大後媽媽並沒有給我買過這些。所以當我得到了就會更想要好好收藏。不管以後,至少現在是這麼想。
桌上的手機一直閃著綠色的呼吸燈,窗外的陽光照在螢幕上涼了一塊,靠外的窗戶還養著幾盆多肉植物。灰塵覆蓋在葉片上致使它不再油亮有光澤,但它們都生長得很好,生機勃勃地,看了讓人覺得心裡有希望。十二盆多肉,在第一年秋季的時候萎了一盆,今年還不知道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