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俗軍隊來看,陳芝雲已死,白衣軍從蜀國一戰,折損至今,尚未恢復,僅僅數千之眾,缺了主帥,難成大器。
而鄧隱雖有才能,卻不如蔣師仁之輩,率領大軍,也敵不住西方大軍。
至於北方元蒙,本是虎狼之輩,然而此刻也龜縮了起來,少了郭仲堪,獨有熬嶽,卻也讓元蒙上下,惶然不安。
當世之中,竟是顯得以大周最為強盛。
“木子射殺了麋鹿,得了金蓮所歸,得了人間朝堂之大氣運。”
清原暗道:“如今又把那金蓮凝成的神物,製成了傳國玉璽,聚斂了大周氣運,以周天為名,週而復始,迴圈不息,當真是各方仙家,都不敢擋……”
各方仙家,無人抵擋。
事關人間朝堂興衰,但往遠了看,關乎的是後世無數年的命運,關乎的是三界封神之事。
如今大周氣運所向,除了道祖,無人可擋。
然而道祖之輩,難以揣測,但大約還是不會逆天而行的。
至於梁國的修道人,也同樣在敗退。
哪怕依附於梁國的修道人十分不甘,但是大周之中,也聚斂了各方散人,經由一位白虎道人,聚斂起來,實力之強盛,竟是比梁朝國師府尤為強盛。
兩方修道人,爭鬥不休,激烈之處,不亞於軍隊殺戮。
“齊師正心中已生頹勢,不求取勝,另有想法,日後必然要敗。而他這位已然得了仙家道果的梁朝國師,其實也心知大勢不可逆,如今不過是想要如何自保而已,實際上也沒有想過取勝之事……”
清原對於齊師正的想法,推測得十分準確。
按照以往的猜測,各方修道人,扶持一方大國,力助此國奪得天下。若能成功,死後必能封神,生者之人,未來道途平坦,乃至於後世福緣深厚。
可若是自家扶持的大國就此破敗,氣運必定消減,死者神位難高,生者氣運淺薄。
儘管在清原下界之前,一切都是定數,一切都是註定,但也只是對於道祖而言罷了,聖人之下,皆在世間浮沉掙扎,難見未來真相。
可如今清原下界,便是道祖,都看不清楚未來。
各方人物,只能力助自家大國奪得天下。
前次蜀國滅亡,蜀國修道人已敗,死者魂靈已入封神臺,而生者依附在南梁之中,縱然氣運削減,亦是聊勝於無。
原本蜀國滅後,梁國及元蒙,都有奪得天下的機會,這兩國麾下的修道人,都有極大的機緣。可是大周橫空殺出,竟是隱約有著讓兩方修道人念想破滅的味道……
這一場大戰,無論是在凡塵軍中,還是修道人當中,都極為激烈。
這是奪取機緣的大戰。
此戰,尤勝於梁蜀兩國之戰。
此戰之中,大周勢如破竹,梁國節節敗退,而元蒙本欲南下,亦是停下腳步,躊躇不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