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想起了當日的小都統白曉。
一個擅自領兵出營的罪名,一般只須八十杖,多則一百杖,而白衣軍當中的一百八十杖,已是令人心畏。
而那時,被陳芝雲生生提到三百刑杖?
這是杖殺白曉,從而滅口?
若真是白曉如此大逆不道,卻也說得通了……畢竟這種造反言論,哪怕是陳芝雲,也不敢公之於眾,即便他把白曉斬首示眾,上報太子,但難免也會引得太子猜疑,最好便是將此事抹去。
但陳芝雲抹去此事,卻不願抹去罪責,所以才是杖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白曉為何死不開口?
此外,太子何以言及陳芝雲保下白曉性命?
當日不是已經杖殺而亡了麼?
文先生臉色變幻不定,有些漸漸沉重。
梁太子察覺端倪,不禁問道:“先生莫不是知道些什麼?”
文先生回過神來,自知失態,才道:“當日老夫曾去陳芝雲軍中,核實餉銀糧草之事,那時便見過小都統白曉,而陳芝雲當日,在我面前,杖責此人三百杖,已是生生打死了才對。”
當時他借用梁太子的名頭前去,實則太子不知,文先生此行是狐假虎威,本該爛在心底,但既然太子問起,便不好隱瞞,否則一旦查清,也是極大隱患。
與其日後成了麻煩,不如此刻自己談及此事,雖然未有真正點明,但卻稍有提及,也算替今後留了些許餘地。
他每當與梁太子這般言談,就是如此仔細揣摩,早已習慣。
梁太子也未聽出什麼異常,只是搖頭道:“杖責之事不假,但此人未死。”
文先生訝然道:“未死?”
當日他看得清楚明白,那個名為白曉的年輕人,幾乎是被打得血肉不堪,死得透了,居然還能不死?
“三百杖而不死,必有隱情。”
梁太子看向文先生,道:“只怕是在先生面前演戲,您畢竟不是習武之人,看不出端倪……興許只是看起來場面不小,實則杖責之時,已是留了手,否則怎麼可能杖責三百而不死?”
文先生頓時沉吟。
他自己不是習武之人,但葉獨是習武之人。
葉獨看不出端倪,那麼就不應該是動了手腳。
文先生心中有些疑惑,但他並未講明,既然梁太子誤會了,那便順著此事,繼續誤會下去。
“白曉未死?”
文先生沉吟道:“那麼此事……就耐人尋味了。”
喜歡封仙請大家收藏:()封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