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清原收了古鏡,露出古怪笑意,他知道這個白曉,心中必然是不安分的,本想加以限制,但念頭一轉,也就隨之去了。
“臨東白氏?”
清原低笑了聲,旋即古鏡一轉,場景落在了文先生那邊。
他靜看片刻,便即收了古鏡,只留下少許意識,感應在外的三道分神。
這三道分神,一道是在文先生那邊,一道是在白曉這邊,另一道則是在那神符化身上面。
而他本身,便已回了這黑色茅屋當中,盤膝而坐,靜靜修行。
……
朦朦朧朧,宛如迷霧。
這方天地,盡在迷霧當中,宛若天地未分,混沌未開之時。
只是忽有明月清照,光華如水,旋即明月便一分為六。
六輪月光之下,迷霧當中顯露出九重玉樓,通體精緻,神秘莫測。
而最上層的第九重樓,正隱在迷霧之上,幾近觸及明月。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水月樓。
這一重樓,屬第九重。
若是陽神在外看來,幾乎看不到這第九重樓。
因為這一重樓,已高到了天上,處在混沌當中,若隱若現,看不真切。
而在水月樓之內,陽神顯化出來,化作清原模樣,其面板,血肉,根骨,筋脈,盡數具備,幾乎與本體無異,但這一身構造盡都是陽神顯化,而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軀。
“第九重樓,方圓一丈。”
清原仔細打量著周邊的景象。
第九重樓,位在頂上,也顯得最為狹小。
這九重玉樓的構造,實際上,倒也頗為類似於高塔,底層寬闊,每是往上一層,周邊便是略小一分。
而到了這最頂上的九重樓,最是狹小,但也顯得最是簡樸。
四周沒有壁畫,沒有擺設,沒有任何一切,只有中間一方水池。
水池倒映著明月的光芒,映照周邊,讓這方圓一丈,稍稍明亮幾分,有了些許朦朧的淡白月華,不再陰暗。
“簡樸至極,返樸歸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