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前,諸聖推演天機,確定了未來軌跡。
而清原下界,魔祖現世,使得這些軌跡有了偏差,於是他們便是世間變數,亂了天機。
但什麼是天機?
道祖所見,即是天機?
清原看著大仙,彷彿直面天地乾坤。
就如同一隻螻蟻,望向這座巍峨高山。
但他依然開口,像這天地說出了疑惑。
紫霄大仙淡淡道:“你是要與我論道麼?”
清原低聲道:“若大仙認為如此便是論道,也無不可。”
紫霄大仙略微抬頭,看向天上,片刻後,說道:“當年呂陽仙尊成就真仙后,曾面見太上道祖,也曾與之論道,所論之大道便與你這一問,頗為相似。”
清原不知這些典故,問道:“不知道祖如何作應?”
紫霄大仙緩緩道:“太上答他,自成道之後,吾身即是大道,吾身即是天地……未來有著億萬種變化,然而道祖所見,即是唯一,即是未來,即是必然。”
清原站在那裡,默然半晌,才道:“而我不曾被道祖所見,遂而是變數,使得必然發生的未來,有了改變?”
紫霄大仙點頭道:“以變化至今,如此不差。”
清原深吸口氣,道:“可弟子所見,未必如此。”
紫霄大仙淡淡道:“何以見得?”
……
清風、明月、月影、清塵,這四人神色俱是驚駭訝然,似是未有想到,清原竟能與大仙如此談話……儘管謙遜恭敬,但卻還敢提出質疑?
大仙身為道祖,即為大道,即是天地。
而清原卻要與道祖論道,與天地論這天機。
這是何等驚世駭俗?
這又是何等膽魄?
一點灰塵,朝著巍峨大山,說出了質疑?
縱是得道仙人,在大道眼前,也難免戰戰兢兢,而這個當年在紫霄宮修道不成,如今下界作了散人修道者的清原,他又怎麼敢?
但心驚膽駭的,又何止是這四個道童?
世間無數修道人,都知道祖臨時,但卻不敢窺探,也不敢竊聽。可無上門下的道玄仙尊,自然不同……他已然來到白鄉,也來到了千丈崖。
他與清原所在,相距不過二十里。
他在崖壁的另一端,將一切聽入耳中。
他有三界之最的斂息法門,但卻並未運用。
因此,清原發現了他,而道祖更不必說,便是他運用了斂息法門,也瞞不過去。
只是沒有人理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