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有著無數裂紋。
以清原如今對於陣法的造詣,可以看得出來,這裂紋如同陣法紋路,幾乎便組成了一座陣法。
而陣法佈置的作用,不是困陣,不是殺陣,僅僅是隔絕之用。
崖壁千丈高,兩側延綿不知盡頭,厚達二十里……在加上白鄉那裡的諸多佈置,甚至連陽神都探查不出。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這些佈置都是出自於高人手中,絕非尋常。
“以這崖壁,佈置了陣法,試圖隔絕這裡與中土?”
清原暗道:“這人道行不低,看他這手筆,絕非尋常真人能夠辦到的,只怕已是人仙之輩……他是早知天地將有封神,有心隱居避世,但又沒有洞天福地可居,所以才有這等佈置,試圖將此處與中土隔絕,形成類似於洞天福地的地方?”
“洞天福地乃是自成一界,能徹底隔絕內外,而這裡是效仿洞天福地,就算佈置手法再高,也不能把這處地方隔絕在天地之外……那位人仙大約也是明白的。”
千丈高崖,兩側延綿,厚實則有二十里,自然是不足以將中土和東海徹底隔絕開來……只有洞天福地,才能徹底隔絕外界天地,不受封神影響。
但是那位人仙的佈置,也並非全無用處。
若是在這崖下定居,憑藉身後這懸崖的阻攔,也能消減封神的影響,至少兩成,甚至過半。
“洞天福地多為仙家所居,自是不可相比,但此地的佈置,以人間的眼界來看,著實是十分出色。”
清原暗道:“我若在此定居,該是足夠了,只不過……既然那位人仙未有在此,只怕還有隱情,若不探個清楚,總是住得不能安心。”
他放出了陽神,剎那將此處盡數探查清楚。
陽神之輩,到了八重天,號稱遍知真人,能知千里事,鉅細無遺,秋毫皆明。
清原幾乎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眼前看去,這片宛如荒原般的地界,甚至到了海上,一寸寸土地,深及半丈,都盡數在清原感知當中。
“草廬?”
清原看向側邊,縱起雲光,朝著那邊而去。
不過眨眼功夫,他便來到了一座山峰邊上,周邊草木青蔥,顯得生機勃勃,與這片荒原般的地界有著明顯不同。
這裡風水極好,甚至可以說這方圓三十里地的山脈之所以變成荒原一般,草木稀疏,便是因為風水靈韻之氣被聚集到了這邊來。
山峰上的草廬已經陳舊,甚至傾斜了一邊。
這裡該是那位人仙當初的修行之處。
清原停下了雲光,落地行走,從山下,緩緩而上。
哪怕那位人仙已經不在這裡,但是作為後輩,來到人家的修行地方,應有的禮儀也不好免。
至少徒步而行,總比雲光凌空來得好些。
他來到峰頂,略微低頭,避過了那幾乎塌下來的橫樑,入了草廬之中。
草廬之中空無一物。
清原微微閉目,旋即睜開眼睛,伸手一拍,忽然從草廬中的角落處,取出一物。
那物事憑空散開,化作一篇文字。
……
老夫自唐初修行,歷經數百年,終得半成功果,時至今日,壽元將近,仍無半點得道希望。
聽聞天地即將封神,殺劫遍及人間,必定捲入修行中人,老夫心生懼怕,遂而一番佈置,試圖隔絕中土,在此修行。
然而,未想半仙之輩,對於人世間亦有極大影響。縱然老夫逃至東海,也無用處,除非得以踏入洞天福地,否則難以避過這場人世殺劫。
後苦思冥想,自忖壽元將近,成仙無望,不若踏足人世,推動封神,以得氣運。
如若死於殺劫之中,死後封神,雖受天庭限制,但亦可與天同壽。如若不死,或可憑藉氣運,求取得道成仙,即便今生不成,來生亦是福緣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