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見淵。
唐時生人,出於書香門第,自幼嚮往道學,年滿十六而離家,尋仙訪道,於二十三歲,山間溪澗處,見一道人伏虎。
此後,誠心叩拜,苦苦哀求,道人見其心念堅定,才收之為徒。
儘管二十餘歲,體內筋骨已定,然而那高人乃是散仙道統,手段非凡,古見淵得以洗筋伐髓,邁入修道門檻,及至四十歲許,心中不惑,一切通明,繼而閉關……直至今昔。
“一場閉關,二百餘年。”
李八百緩緩說道:“此人今二百六十七歲,在當今大世之下,感應到天下變化,方自出關……可謂是橫空出世。”
茫茫修道路,一步一門檻,每一步都會阻攔許多修道人。甚至窮盡一生,耗盡心力,壽盡而亡,也未有突破的機會。
二百六十七歲,得成真人境,實則對於尋常修道人而言,算是中規中矩,甚至可算進境稍快。
但清原明白,此人不僅僅是初成真人境。
閉關之中,感應天下變化,單憑這一點,便足以令人高看一眼。
“我初見此人時,曾探過他一回,這位距離人仙,亦不過半步。”
李八百看著眼前的虎狼,說道:“他此次出關入世,便是意欲相助蜀國得天下,藉此大功德,立地成仙!”
清原從他眼神中看出一種莫名的意味,似是……勸告?
此人不好惹?
“這人出關入世之後,得極大重視……而他也展露了本事,讓蜀國之內的修道人,心服口服。”李八百淡淡道:“若是算來,這事也就在不久之前。”
清原問道:“何等本事?”
“投名狀。”李八百笑道:“他獨闖梁國,一劍斬了南梁的毒瘟先生餘空故,然後……全身而退,在歸回蜀國之時,還降服了一頭蛟龍。”
清原略微沉默。
毒瘟先生餘空故,一向以瘟毒為用,也是有名的真人,論起名聲之盛,不遜色於蜀國的青蓮劍仙李八百,也不遜色於清原曾經接觸過的那位君殤璃。
對於此人,清原還是有所耳聞的。
古見淵入世,便斬了此人,以作投名狀?
這分量未免太高了些。
“先前的陳九殿,其實算是他這一脈的徒子徒孫。”
李八百悠悠說道:“他當年閉關後,其授業恩師便已辭世,留下的道統,日漸微末,到了陳九殿,傳承幾乎斷絕。古見淵恰逢出關,念著同屬一門,便將他收為親傳弟子……據我所見,古見淵對他頗為看重,這也是京城各方人物對陳九殿網開一面的原因。”
然後不知想起什麼,李八百笑了笑,道:“當然,你這無名之輩自是不同,若不是我先出手,此時也該有人來對付你了。”
清原沒有接話,他這具虎狼化身,是以道術煉成,棄了也不可惜。想了片刻,清原才道:“這位古前輩,不知是為蜀國哪位效命?”
“先前我便說過,蜀國之中,雖然有許多修道人,歸入各方人物的帳下,但也有許多隻是為蜀國效命罷了。”李八百笑道:“例如我,例如古見淵,都是如此……我等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帳下,不為姜柏鑑,不為蔣費,不為嚴宇,因為我等謀求的,是為整個蜀國,而不是某一人,就是蜀帝,也同樣如此。”
“這位古前輩也是如你一般想法?”
清原知道,許多修道人是歸於各位人物的帳下,例如先前蔣費麾下的周姓青年,例如胡皓身邊的侍衛,再如姜柏鑑身邊的修道人,俱是此類……但另外也有一類,便是如李八百這等想法,未想古見淵也是跟李八百相似的想法。
南梁那邊,也有這一類人,但經過先秦山海界弟子齊新年的整合,再非一盤散沙。至於蜀國這邊,李八百這一類人,似乎並未有人整合起來,也或許,只是清原不在其中,未知其中真相。
“他這人心繫修道,怎麼可能聽命於人?”李八百笑道:“不過,畢竟是同樣為蜀國效力,你要對付他,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