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
一眼望去,碧波萬頃,仿若無窮無盡。
饒是以清原的眼力,運起法力,竭力看去,仍然看不見海之盡頭。
海浪滔滔,洶湧起伏,一道接著一道。
海上的風鹹澀潮溼,尤其是對修道人而言,感知比常人更為敏銳,更容易辨別出不同之處。
“傳聞大海浩瀚,比之於中土更為廣泛,各類生靈多種多樣,比之於陸地之上,更多了無數。”
清原站在海邊,掃視各方,目及盡處,仍是大海所在,偶爾有礁石海島所見,也有出海捕撈的漁民。
古往今來,浩瀚東海,便被修行中人視為聖地。
大海浩浩,不見邊際,海上島嶼仿若天上繁星,數之不盡。如此廣袤的海域,也就代表著無窮無盡的際遇……
縱是先秦山海界,名義上乃是東海至尊,但也不能將整個東海都盡數收入囊中。
典籍之中記載,某些文人墨客,又或是武藝絕頂之人,出海尋仙訪道,功成歸來,已得仙家道果,似是這類記載,堪稱數之不盡……
而在清原所知的許多傳說當中,東海也著實堪稱海外聖地,機緣無盡,遂而有許多散人崛起,甚至在東海之中,不乏散仙之傳說。
“浩瀚海域,可有我的一番機緣在此?”
清原目光稍凝,如今他自身五重天巔峰的道行,隱約有了推開六重樓,雲海樓的跡象。
實際上,清原地龍入體,與這大地的因果,無比深厚,或可堪稱世間第一,得來的益處不僅是有堪比仙根道骨的資質,更是五重天巔峰,無與倫比的本領。
但有利亦是有弊,五重天是要觀看大地之勢,借用大地之勢;而六重天,便是要斷絕大地的牽扯,從而得以離地而起,騰雲駕霧。
地龍入體,帶來的阻礙,便是五重天與六重天之間,有著令人望而卻步的壁障。
哪怕是身具道祖傳承,身具先天至寶的清原,也決意要用數十上百年的歲月,去消磨這一層壁障。
但是經過這段時日的修行,途中飲過黃公子的仙酒,加上此次踏足魔域,和魔祖鬥法,煉化太上至寶,得了天譴,又獲功德加身,種種經歷,錘鍊打磨,已然使他觸及了六重天的門檻。
……
大海無盡,一眼望去,有礁石島嶼,但仍是海水無窮,似是沒有立足之處。
但清原道行已經到了如今的地步,或許不能騰雲駕霧,但是踏水而行,倒也不難。
畢竟水有浮力,在修道人行走之下,猶若如履平地。
只不過踏水而行之舉,雖說消耗不大,但是此去路途漫漫,數萬裡之遙,卻也不能總是如此。
他原本想要尋一艘船隻入海,但一艘大船,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操縱,而且清原也不熟悉。如此,還不如只是一葉扁舟……
他在海邊尋了一株樹木,順手劃倒,裂成一半,拋入了海中。
人輕輕一躍,站在樹木之上,稍微下沉兩分,他面色依舊,只是法力運轉,當下宛如離弦之箭,倏忽往海中而去。
海邊有漁村居所,亦有出海捕魚之人,臨近海邊,恍惚間看見一人,站在海上,腳下似乎踏著一塊木樁,倏忽而去,離了海岸,直入大海深處。
不過瞬息之間,人已不見蹤影,只剩一點,消失在海邊天際盡頭。
“眼花了?”
有漁民擦了擦眼,再看去,大海之上,平靜無波。
“真是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