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喪怪飄過去拉開厚重沉悶的窗簾,緊閉的玻璃門外,陽光耀眼,從飄窗陽臺傾射而入。
程雙看呆了。
剛剛還是夜晚……難道她達成了瞬間穿越時間的成就?
不,不對!
她的視線猛地望向牆壁,金色的牆紙斑駁脫落,擁有奢華金扶手的沙發已經蹦出彈簧,破損的傢俱隨便倒放在客廳裡,七零八落。
這裡還是那間三居室。
小姑娘幾乎想要打醒自己,鬼怪的世界果然匪夷所思。
自從來到這個輪迴之門,她的心態變得穩穩的,早就被全面磨鍊出來了。
“去主臥找找有什麼資料。”
程雙吩咐喪喪怪。
一人一怪分頭行動。
她在熊寶寶的陪伴下,翻找書房。
若是兩個男人遺留下來資料也不會超出臥室和書房的範疇。
書房和破敗的客廳不同,傢俱被搬了一空。
只殘留幾張廢舊的報紙,不知擦過什麼東西,又髒又皺的躺在地上。
程雙帶上手套,把報紙撿起來展開,逐個翻看。
這幾張都是財經報,年份在1957到1959兩年間。
所以說,她確實是離開了女子私立學校?
小姑娘把目光再次放到版面上,越過很多她讀不懂的專業報道,直到有個介紹金融界十大青年才俊的個人板塊,擺在報紙中央,其中一個嘴角有黑痣的男人的照片躍入眼簾。
他手拿酒杯,明顯是在某個宴會上,衝著鏡頭露出了一個擺拍式的敬酒動作。
男人叫費思時,三十四歲。
據聞家世神秘且富足,跟父輩定居國外,近幾年歸國投資金融業。
他雖賺了不少錢,卻有一顆仁慈大愛之心,做了不少慈善專案,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最主要的是,他在祖傳的山頭上起了這個年代這個國家的第一棟大樓,層高十米,又因在半山腰的位置上傲視群雄,打出了人與自然融洽相處、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首次帶有精裝修的酒店式公寓等等廣告詞語。
儘管地處偏僻,在當時卻極為轟動,有錢有閒的,不管住不住,都想要買一套,既能得到一套房又用這套房提高了身價,何樂而不為。
當然,報紙上沒有說的那麼直白,但財經報不光是吹捧,還會點評,尤其是報紙上著重寫出了這棟樓並非所有房間都是公開售賣,一層二層的三十間房,是以招標的形式,半租半賣給孤兒院。
所謂招標,不是傳統的價高者得,而是評估哪家孤兒院更需要幫助。
幸運被選中的有兩家孤兒院,多是孩子小,老師少,原先的舊址鮮少有人知道,不但福利資金很難到位,便是愛做慈善的志願者都很難頻繁拜訪。
費思時出面,將兩家孤兒院合併在一起,於1957年正式建立名為‘聖母瑪利亞嬰孩救助中心’的孤兒院。
程雙瞪著聖母瑪利亞幾個字,直到眼睛發熱才抬頭望向書房的視窗。
這扇窗子外綠意蔥蔥,隱隱可見驅車而來的盤山路,怨不得她會覺得很高,這本就是建在了半山腰上。
都叫‘聖母瑪利亞’,女子私立學院和孤兒院到底有什麼糾葛?
是巧合,還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