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不能做手腳, 少年和司機掉頭往回走, 很快就回到了九歸橋旁, 他們直接過了橋, 來到了挨著大學城的另一邊。
橋頭立著一塊字跡已經有些模糊的碑,碑座之下果不其然又是一隻龜形動物。
少年似笑非笑的看著那隻龜:“你說三叔爺到底為什麼這麼執著於王八?真的是隻要有他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王八,包括他在老宅的那個院子, 我不知道你進去過沒有, 真的是……從進門開始, 王八無處不在,我感覺我在那個院子裡待久了都會變成一隻王八了。”
司機一臉無奈:“少爺, 那位院子裡的生物, 應該都是玄武, 您能不能換個稱呼?”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就行了,糾結稱呼幹什麼。”
“……曾經聽老爺說, 那位鐘情於龜形動物, 是因為他還年幼時曾經遭逢大變, 差點有性命之憂,是一隻烏龜救了他的命, 再後來他踏入玄門,又與龜甲結下不解之緣,於是才變得如此。”
“哦,是嘛,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我還以為他這麼執著王八是因為‘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 不都說厲害的風水師有很強的預感, 能預知一部分未來嗎,他早早失蹤,或許已經身死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或許是因為預見到了自己將英年早逝,所以才想借王八的壽命呢。”
司機臉上的無奈之色更濃:“少爺,要是被老爺知道您這麼編排那一位,恐怕會生氣的。”
少年輕輕一哼:“那是,他把人家當親爹看待,當然不允許別人胡說八道了。”
“少爺,那位只比老爺大八歲。”
“那就親哥,長兄如父,一個意思。”
司機無言以對。
這孩子以前都不是這樣的,怎麼在國外讀了兩年書就成這樣了呢?難道是國外的風水不好嗎?要不要和老爺夫人報告?
少年的視線上移到了碑面上,只見上面刻著一則民俗小故事,簡短的故事之下,則是幾行像是兒歌的口訣。
故事講的是“九歸橋”中“九歸”二字的由來。
傳說古時候這條河比如今更寬,在這個地方也沒有橋。
橋這邊住著一戶人家,家裡的大兒子讀書有出息考中了進士被安排在了外縣任職,一年也沒有一次回家的機會,因此家中父母好多年都沒有見到兒子的面。
幾年後,大兒子終於升了官,有了回家探親的機會,但是因為時間緊迫,所以不能繞路,只能直線趕到河對岸,隔著這條河與父母喊話訴思念之情。
這樣的見面一共進行了九次,大兒子又一次升了官,手裡總算有了一些實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在家門口的位置修了一座橋,並因為九次隔著河與家人見面這件事有感而發,給這座橋取名“九歸橋”。
小故事下面的口訣不長,但因為被貼了撕撕了貼的小廣告蓋了個七七八八,所以少年只看了一眼就沒興趣辨認了。
他指著上面的故事對司機說:“我怎麼感覺這個故事是三叔爺瞎編的呢?”
司機也看完了故事全文,有些疑惑:“為什麼會是瞎編的?”
“哪有回家探親會時間緊到不能繞路只能隔著河喊話的情況啊,要是那邊喊家裡沒人聽見,豈不是白跑了?有這個喊話的功夫,繞一繞找座橋過來很難嗎?”
“少爺,這上面都說了是古時候。”
“嘿,這裡也有問題,一般的民俗故事不應該在最前面寫上‘據記載,在某某朝代時’這樣的話嗎,這個故事竟然是以傳說開頭,這不擺明瞭告訴大家——‘這個故事就是我編的’嗎?”
“……這和少爺想做的事有關系嗎?”
“當然有,我總覺得九歸橋這個‘九歸’有問題,可能就是當初打動三叔爺,讓他能夠出手在這裡布風水陣的原因。”
“那您準備……?”
“找個年紀大一點的本地人,打聽九歸橋真正的傳說。”
……
蘇苗收到了來自輔導員的,比賽的正式邀請函。
各校校友會聯合起來的工作效率著實很高,前後不過幾天時間,整個流程就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光是贊助商的名單就是一大長串,看得人眼花繚亂。
比賽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每個參賽學校提供五名參賽選手,公佈照片和簡介,以及一個簡短的生活向影片,這些內容將被展示在為此次活動專門建立的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