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送簡姍珊上車之後,蘇苗撥通了張列依的電話。
十五分鐘後,兩人在師範大學校門口碰面,張列依手裡還捧著一個熱乎乎的手抓餅當早飯,一看就是還沒完全從睡夢中清醒的樣子。
蘇苗打量她幾眼,問:“你的袋子呢?”
“嗯?哦,你說那個紙袋啊,前天不小心泡水裡了,所以扔了,東西都在我腰包裡,我換了個大一點的腰包,以後就不用一直抱著紙袋了。”
“我還以為紙袋是你的本體呢。”
張列依一臉呆萌:“……什麼意思?”
見她不懂這個梗,蘇苗沒有解釋的意思,岔開了話題:“今天我們去哪?”
“哦哦,稍等一下。”張列依掏出手機戳了半天,然後對著上面的資訊念,“東順大街三段三號院六號樓背後的小倉庫。”
“那裡怎麼了?”
“任務書是這麼說的,說那個倉庫去年以前都是停放電瓶車的地方,但是去年年底因為線路老化問題起了一場火災,燒死了在倉庫守夜的大爺,之後就廢棄至今,這段時間那裡總是傳出一些奇怪的聲音,鬧的六號樓好幾戶人家睡不安穩,找了人去看,說是大爺陰魂不散,所以才找人去驅鬼。”
關於任務書的事,之前在電話裡張列依已經解釋過了。
如今是科技時代,玄門也與時俱進,有了不少新手段開展業務,其中一項就是線上接取任務,而任務書就是記載著詳細任務資訊的附件檔案,有統一的格式。
接取任務的網站是隻有玄門相關的人才能登陸瀏覽的隱蔽站點,發布任務的一般都不是當事人,而是專門有那麼一批學藝不精但卻對玄門瞭解頗多的人任職,他們日常走街竄巷,尋找客源,在僱主與網站之間做中間人,然後從中抽成。
張列依是在一次極為偶然的事件中知道那個網站的,費了很多功夫獲得了網站邀請碼,從此由一個玄門門外漢進階成玄門菜鳥,也在裡面認識了幾位聊得來的小夥伴。
因為蘇苗的關系,張列依在考試周都經常上網尋找合適的任務。畢竟現在玄門菜鳥眾多,高手稀少,簡單的任務經常被秒搶,要是不經常盯著,根本搶不到,這個倉庫驅鬼的任務還是她背書間隙登陸網站一眼瞄中的,搶到手了才發現發布任務的時間比她接任務的時間就早三秒鐘,能搶到實屬運氣。
確定任務書內容之後,兩人立刻乘坐公交趕往任務地點。
途中,蘇苗忽然想起什麼,問張列依:“那個倉庫去年失火的時候是不是還上過電視?”
張列依愣了一下,拿出手機把地址一搜,果然出現了相關新聞,新聞裡還有影片連結,的確是上過電視,而且還是國家電視臺的新聞頻道。
兩人站在公交車角落頭挨著頭把影片看完,對任務有了新的認識。
新聞裡講了一個任務書裡沒有的細節,那就是守夜的大爺並非直接燒死在倉庫裡,而是逃出來之後,因為想起倉庫裡還有貴重物品於是返回搶救,結果再跑出來時,東西雖然救出來了,人卻因為呼吸濃煙過多,嗆住了肺管窒息而亡,他身上雖然有燒傷,但並不致命。
新聞後半段還有一個居民採訪,一個個子比較矮小的男人懊惱的捂著臉說那個大爺搶救的是他寄放在大爺那的東西,因為怕丟所以特意強調了很貴重,沒想到大爺會因為那個東西返回失火的倉庫喪命,其實和人命比起來,那件東西燒了就燒了,實在不值得。
看完影片,張列依摸著下巴一臉糾結:“我怎麼覺得這事好像沒這麼簡單?”
蘇苗也點頭同意她的觀點。
“新聞不是專題報道,因為顧及到社會影響問題不會對整個事件進行詳細描述,但即使是這樣,也比任務書上說的還多,可見發布任務的僱主藏有私心。”
“那怎麼辦?我們還去麼?”
“先去看看再說。”
“行,反正任務是可以退的,就算我們處理不了也總有人能處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