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說道:“這代表什麼?
我說一個最簡單的——
這代表很多人無法考上好大學,失去很多就業機會,也失去很多拿到高薪資的機會,賺錢將變得更艱難。
沒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很多企業說學歷不重要,能力更重要。
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要去清華北大招聘,而不去二本招聘,更不去不入流大學招聘,給那些學生一個機會?
說到底,學歷依然是叩門磚,沒有高學歷,很多用人單位看都不看一眼。
所謂‘學歷不重要’,只是一個謊言。
可是,因為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發展快慢不一,就算國家每年投入海量資源在教育行業,教育資源仍然無法實現公平。”
說到這,中年人表情變得沉重:
“很多人覺得國家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多建高校。
沒錯,高校越多人才越多,科技產出越多,這點誰都知道。
可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教育,醫療,基建,軍事,國防等等到處都要用錢,沒這麼多資金擴充套件高等教育,全面擴建高校,只能選擇性擴建某些高校,多招大學生。
再者,同志們,我們是一個擁有十四億同胞的國家。
如此龐大人口基數,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
為什麼這些年國家對基礎教育投資越來越多?
因為人太多,基礎教育跟不上絕對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而基礎教育越好,社會將變得更文明,能挖掘更多人才,於國於民受益良多。”
【這倒是。】
【阿三:這個我懂,但我就是不弄。】
【仔細想想,明明建國初期和阿三差不多,現在拉開這麼大差距,除了體制和戰略方向戰略眼光之外,基礎教育功不可沒。】
【文盲越少,發育越好】
中年人嘆口氣,繼續道:“可就算國家投入再大,終歸難以做到教育資源平均。
往往一個落後地區年級前幾名,到了發達地區名校成績只能吊車尾。
還是那個問題——
人太多!
再加上經濟發展不均衡,落後地區待遇不好,很少有人願意去。
這是一個長久難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
還有很重要一點,那就是需要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尋找平衡點。
不能貪功冒進,只注重發展高等教育,減弱對基礎教育投資。
這樣會導致基礎教育師資力量不夠,從而放緩青少年成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少年成長速度放緩,要不了多少年國家就會出現重大弊端,形成人才斷層。
可只注重發展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就會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