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要選擇你將來的缺憾。
也就是五弊三缺!
五弊指的是:鰥、寡、孤、獨、殘
而三缺則是:福,祿,壽
魯班的技藝來自他撰寫的《魯班書》中,此書現今流傳的版本,都是後人透過古籍的記錄及民間老藝人的口口相傳記載下來的,原本早已失傳。
據說是因為書中所記載的內容,多為窺探世間規則奧秘之法,且包羅永珍。
例如:
開山伐木、內秘設事、陰陽安宅、點梁動土、掩煞避穢、解行破法、
咒訣令符、安位藏身、天象定局、幽冥淨土、除寒消瘟、趨吉避凶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據說真正學得全部匠術的,從古至今也只有祖師爺一人。
從這些技藝中可以看出,很多都已經不算是匠工之術,而是天術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祖師爺才定下規矩,窺得天機的人必要五弊三缺,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一門”。
能習得多種技藝成為自己的接班人,自然是郝大寶所期望的,但這樣的人又要缺一門,也確實讓他有些為難。
沒辦法,每個行當都有每個行當的規矩,入了行就要遵守。
在那個戰爭年代,郝大寶也是沒有辦法,後來毅然決然選擇了三缺。
本來他的命數早就定下來了,卻因為後來被孟先生逆天改命,僥倖活了下來。
不僅如此,他還有了個兒子。
這個兒子就是之前從酒吧出來的郝文才,太嶽山莊的少東家。
其實他最得意自己這個兒子,也希望能將自己一身技藝傳給他,奈何天不遂人願。
郝文才幼年時並不像其他孩子喜歡跑鬧,他總是喜歡趴在郝大寶匠房內的大鐵砧旁,
看著父親敲敲打打,亦或是跟著他屁股後面看木工活。
兒子喜歡這個活計,做父親的自然是高興的。
而且最讓郝大寶欣慰的是,兒子打小就有工匠的天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藝製作流程他一看就會,雖然拿不動工具,卻能把這些流程熟記於心。
每當會客宴請,郝大寶總忍不住要誇口一番,說兒子這是老天爺賞飯吃。
但就在郝文才十歲那年得了一場大病,高燒不退,持續了很多天。
市裡各大醫院跑了個遍,都找不出病因。
最後還是求神醫孟先生施以神針技法,才給孩子治好了。
病治好後,郝文才卻如同變了個人,再不對那些匠工的事感興趣了,轉而開始學習文化知識。
這樣的轉變,讓郝大寶的心一下跌入了谷底。
本想精心培養出一個自己的接班人,沒想到竟會出現這樣的事。
郝文才的變化在外人看來或許並沒有什麼,只是不喜歡工匠手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