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會忘了大哥今日搖船之恩啊!”
小個子樂道:“哎呀,別大哥大哥的,生分了!他們都叫我老常。”
別看他個子矮小,歲數卻挺大。
原來,老常之前是這一帶的漁民,因為附近大小宗門都會打劫或勒索這些漁民船伕,
他被逼得沒法,只能加入其中。
後來十方寨吞併了那些不入流的宗門幫派,他也就自然成為了十方寨的一員。
據他介紹,兩人下船的地方只是十方寨平時打草蓆休息的地方,而十方寨真正的入口實際是在這
水灣深處。
因為那裡條件所限,所以只能坐小舟進入。
路上,榮嘉安還詢問了二當家的喜好和特長。
老常告訴兩人,大當家還在的時候,寨子裡的大事小情基本沒老二什麼事。
那時的十方寨是:武有大當家,文有三當家。
可現在不一樣了,二當家一人掌權,連白紙扇三當家的話有時都不好使了。
最後老常也是對這種現象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那就是:
“人吶,尤其是活得比較憋屈的,一旦翻身了,多數都會變得更加暴戾!”
這並非是他一家之言。
從古至今,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
兩人聽後想了想還真是那麼回事,榮嘉安舉著大拇指讚道:
“老常,這話精闢啊!”
後者不屑:“精闢啥啊,這就是人性!”
幾句話的功夫,船就擺到了一處狹窄的河道。
河道的寬度最多隻能並排行駛兩隻漁船,兩側還築起高高的圍牆,
看樣子應該是他們修的防禦工事。
小舟沿著河道一路行進,轉過了幾道彎,這才來到了一片寬闊的水域。
這裡的水面如湖泊一般靜謐,上面還漂浮著濃重的水氣。
天色雖暗,但兩人還是透過水霧看到了一座黑色建築在其中若隱若現。
隨著距離的拉進,一座石木結構的大門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大門下面的主體結構均為石頭搭建,長約五丈有餘,兩側各設一處“馬面”,
其上建有木質瞭望塔。
其間,用木製斜梯與中間的主臺相連,像極了古時的城門。
正中的位置掛有一條豎長的匾額,大刺刺地寫著:
十方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