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卜二人在騾馬巷碰到的小姑娘,在苦求老人未果後,當晚便獨自來到一個沒人的地方。
“那個戒指的紋飾那麼好看,要是能送給師父的話,她一定喜歡。”
說出這話,她雙眉帶彩,好像此刻已經拿到了一般。
可當她低頭看向自己空空如也的雙手時,又不禁嘆了口氣:
“哎~這樣子回去,還是少不了一頓罵呀!”
她叫柳曉雅,在上浦市臨海的一座山裡修行。
因為貪玩,誤了回家的時辰,便想著給師父帶個禮物,好讓她能對自己從輕發落。
奈何她生性率真,妄想透過自己的真誠能夠打動賣貨的老人,可不想事與願違,終是無功而返。
雖然她沒有透過那駝背攤主老秦的測試,但那個過程卻讓她感覺好玩得緊。
當時老秦取出一個紫色的小罐子,開啟后里面飄出一個紅色的小球,看上去如棉絮一般,輕輕颯颯,在空中飄忽不定。
她想用手去抓,小球卻忽得一下閃開,沒多久便被老闆用罐子吸了回去。
之後,老秦便告知她沒有透過測試。
“看來還是自己的修行不夠,不然就能抓住它了。”
柳曉雅是這麼想的。
但她不知道的是,測試並非是要抓住小球,而是吸收,那一團紅色小球是某個覺醒者死後留下的血脈。
如果當時榮嘉安在場,就是另一個結果了。
雖然違反了和師父的約定,但柳曉雅也不敢太過造次。
腳下踢著小石子,慢慢悠悠地來到河道旁,見左右沒人,便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消失不見了。
當她返回到山裡的家中,果不出所料,師父已經等候多時了。
“三鍾已過,為何遲遲不歸?”
只見堂中坐的是一位穿著深灰色海青的女道士。
她束髮盤髻,頭戴五月滄海冠,眉目上揚,彰顯威嚴。
手把一串木質流珠,可能因為年頭有些長,已經被磨得有些錚亮了。
說話間她正襟而坐、眼不斜視、身形挺正、聲音廣播。
雖為這此間道士,卻與現代氣息相去甚遠,宛如一位離世脫俗的世外高人。
頭頂正上方掛一幅字,正中寫道:文居雅正
道人手邊的桌几上立著一口帝鍾,巴掌大小,作劍處呈山行,手持的法杵位置纏以紅色繩結,末端是一個小鐘的形狀。
這東西是道家的法器,也可作樂器,通常做警示之用。
而這東西對柳曉雅來說,卻是叫她歸家的訊號。
雖然帝鐘的聲音不大,但鐘身有秘法所刻的經文和符咒,百里之外都能聽得到。
若搖過三聲之後還不歸家,便會被處罰,這是她入世前和師父約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