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叫胡玉花,她和嚴敏都是撿來的孤兒。
當年有人生下孩子不要,就把生辰和名字放在襁褓中,有好心人見不得孩子受罪,便將他們帶走撫養長大。
養父母走得早,剩下姐倆相依為命。
早早就步入社會的她,每天都在為生計奔波,慢慢積累了財富的花姐,也漸漸看透了這個社會的本質,
她認為人生在世,理應率性而為。
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沒必要因為面子,而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
是非善惡,自有後人評說,只要自己良心過的去,就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
因此她很早就練就了一種外向的社交性格。
以這種性格展露在別人眼裡,就會變成像榮嘉安他們看到的那樣,說話刻薄刁鑽,做事挑剔嚴謹。
即便後來她因此離了婚,獨自一人撫養孩子,卻仍然堅持自我,而且似乎也很享受別人把她看成這樣的人。
對於獨自成長、白手起家這一類的人,都有著一番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個性。
因為這是他們賴以成長以致成功的信仰,很難被撼動。
花姐靠著自己堅強的意志,經過多年的打拼終於將弟弟送進了警校,也在機緣巧合之下結交了幾個非常不錯的朋友。
其中一個就是剛才與她通電話的人。
朋友,是互相利用的。
這種利用關係,如果是附著於利益,則是非常庸俗且低劣的,且很容易就會被撼動。
但如果是患難之交,或共過生死,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花姐早些年跑業務的時候,曾經救過一個落水的小孩,因為地處偏僻,找不到父母,就把小孩送到了當地的一個服務社離開了。
本來之前業務都談好了,卻因為救人錯過了籤合約的時間,被中途截了胡。當她渾身溼漉漉地站在那個工廠的門口時,發現人家已經簽完字開始合影了。
這到底是對還是錯,她根本無心去考慮,與其坐下來思考,不如再去多跑幾單生意來的划算。
後來沒隔幾日,此事就被傳開了,因為落水的小孩是當地一個基層幹部的孩子,那個幹部多番查詢才發現,原來是被來他們這裡跑業務的一個推銷員給救了。
找上門後,花姐都快忘了有這麼個事,她一心想的是弟弟當時的學費還沒有著落。
基層幹部為了感謝花姐,動員了全村的人購買了花姐推銷的產品,解了她燃眉之急。
那個基層幹部後來當了市領導。
雖然因為弟弟的事,厚著臉皮找了人,但花姐認為與人交往不僅要重情義,更應該有來有往,關係才處的長久。
她緊接著說道:“好了好了,這話哪說哪了,你們有你們的流程規範,我就不多插嘴了。說正事啊,市西區的那片大沙子坑,我的一個朋友看上了,這算是給咱們市裡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吧?”
榮嘉安家附近的沙子坑,一直是本事版圖中的一塊狗皮膏藥,領導們提起就頭疼。這個地方髒亂差不說,尤其那個水塘,每年淹死人的事都屢有發生。
這裡是年代造就的遺留問題,環境治理需要大量資金,可又不是什麼有潛力的地段,商人們誰也瞧不上。
幾年間,上頭的要求是越來越多,可批的資金卻越來越少,環境治理都跟不上,更別談什麼改造專案了。
領導們開會時一提起這個事情,就頭疼得不行。
花姐不知哪裡找來的老闆,居然能看上那塊兒地,以兩人的交情,他非常清楚花姐不是在瞎忽悠,兩人認識了這麼久,這女人說話一向靠譜。
電話那頭不知說了什麼,逗得花姐咯咯笑個不停:
“哈哈哈哈,我哪有那能耐啊,都是朋友給面子。那行,哪天我約上他咱們一起聊聊吧。啊?明天還給我準備了個禮物!那我可謝謝你了!嗯……掛了。”
都市的夜晚,燈火通明,大部分的市民們都很熱衷於繁忙後的消遣。
他們有的結伴出行享用美食,有的則在各大門店挑選喜歡的商品。總是就是抓緊一切時間去享受生活,或許這就是一種對美好的嚮往吧。
午夜,當盡興退去,留下的則是空淨的城市,雖無聲卻祥和。
這祥和的寂靜,很快就消失在了濃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