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錄音棚弄得不錯啊,很專業。”
一進錄音棚,田琳就開始讚不絕口,對於一個專業的音樂人來說,一眼就能看出這些裝置的優劣。
酒窖裡原來有一個角落,是舒適的吧檯、沙發和茶几,可能是以前的老闆經常請客人或者朋友,在這個地方品嚐紅酒,弄得很是小資。
在改造成錄音棚的時候,鄔陽特意把這個角落留了下來,作為大家的休息區。
當然,架子上沒有紅酒,只有咖啡和茶葉。
對於熬夜加班的人來說,這兩種東西都是提神醒腦的法寶。
“我要咖啡就好。”田琳喜歡喝咖啡,而且要加四塊方糖,“不吃糖的話,腦子跟不上運轉。”
鄔陽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對這個不好的生活習慣多加評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琳姐今天來,不就是為了來看看我這錄音棚吧?”
“對,肯定不是,”田琳說話很直接,“今天聽了你寫的那首《because of 》很有感觸,想來向你學習一些經驗。”
“琳姐說笑了,你才是大前輩。”
“長江後浪推前浪嘛,我也沒說自己不行,但人總要不斷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不斷地進步是不是?所以鄔陽小弟,你千萬不要藏私哈。”
鄔陽心道我想藏也沒東xz啊。
要說起創作,他真的是個門外漢。
不過說起《because of 》這首歌,他倒是對創作背景有一些瞭解。
凱莉·克萊森,一位米國德州的一位歌手、演員,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她才16歲。
和很多米國小孩子一樣,凱莉的父母感情不是很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童年陰影,並親眼目睹父母結束了17年的婚姻。她有一個朋友和她一樣,有著類似的遭遇。
在她16歲的時候,兩人促膝長談了一晚,回到家裡凱莉就創作了這首歌,據說整個創作過程不超過25分鐘。
這首歌發出去之後,得到了很多獎項,可謂非常成功。
當然,向田琳介紹的時候,鄔陽說是自己在國外留學時,聽了一個朋友的生活經歷,才會創造出這首歌的。
“果然藝術源自於生活,”田琳聽了之後十分感慨,“其實我的創作,也是一直在追求能夠這樣,帶著一些生活中樸實的情感,然後在歌曲中昇華。但這太難了,我現在感覺自己已經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這樣的歌來了。”
“琳姐客氣了,”鄔陽道,“其實我最近想起小的時候,聽別人說起過的一件事,很有感觸。”
“哦,什麼事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鄔陽道,“具體發生在哪裡,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當時是在某個風景區,上山有那種纜車,可以坐很多人的那種。但是那天纜車出了事故,墜落了,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啊?這麼悲傷?”
“確實有點悲傷,”鄔陽道,“當時纜車裡有很多人,其中有一對很年輕的夫婦,帶著他們兩歲半的孩子。就在纜車墜下去的時候,他們把孩子高高舉了起來。”
“那後來呢?”
“後來這個孩子只受了點輕微的擦傷,但他的父母卻永遠離開了他。”
田琳聽後沉默了,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故事,但也能很直觀地看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如果基於這個故事創作一首歌,她覺得應該非常感人,在這一瞬間,她竟然有了馬上提筆開寫的衝動。
但是很快她就回過味來。
鄔陽早就知道這件事,也提起了這件事,以他的才華和創作能力,不可能沒有創作。
“直接拿出來吧,讓我膜拜一下。”
“哈哈,琳姐說笑了,是讓你指正才對。”
“不管什麼,你趕緊拿出來,別吊我胃口。”
鄔陽笑著搖了搖頭,這位大姐還真一點都不跟自己客氣啊,咱們今天可是第一次見面。
不過俗話說得好,士為知己者死,兩人能夠一見如故,也是一種緣分。
“你別急,我馬上寫。”
“你現在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