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青,對一個劇組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琅琊榜》從劇組進場到殺青,總共歷時53天。
53天拍了54級,這效率放眼整個娛樂圈,也能排進前三。
拍完最後一場,作為老闆的鄔陽,在影視城附近的酒店包了一個大廳,好好地請所有工作人員,以及那些經常跟著劇組的群演,好好地吃了頓飯。
每個人都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比起大家齊心協力節省拍攝時間,而節約下來的場地租賃費、工資、生活等開支,這點花銷是真的不算什麼。
鄔陽不喝酒,但作為老闆,被敬酒避無可避。
特別是攝影、道具、燈光這些人的領班,人情程度之高,讓鄔陽都快要招架不住。
“鄔老闆,說真的,我跟至少上百個劇組合作過,就跟你這一次是最暢快的!”
“確實,我從來沒見過哪個劇組,大部分戲都是一次過。”攝影老闆笑道,“如果這種效率去拍電影,那得節約多少膠片啊!”
“可惜現在影視這一塊也在走下坡路了,拍一百部戲出來,能播出的也就二十幾部,四分之一都不到,”道具老闆嘆息道,“在這麼下去,我們都要喝西北風了。”
說到這個話題,大家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無數的事實證明,在盛大的狂歡之後,迎來的肯定是漫長的低谷。而想要在低谷中生存,就只能拼成本、拼質量、拼關係。
大多數人都會被淘汰,能夠剩下的也會陷入嚴重的內卷。
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但對這些下游公司來說,那就意味著解散。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接觸,鄔陽對這些合作的下游公司,也有了一些瞭解。
大家都是勤勞的人,看得出為了生活,都在拼了命的幹。
能走到一起就是緣分,而鄔陽這個人又比較念舊,所以他覺得可以將這個緣分繼續下去。
“幾位老闆,”鄔陽道,“接下來我還有兩個小專案,不知道幾位願不願意繼續合作?”
還有兩個專案?
這……幾人面面相覷,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道具老闆謝匡,最先反應過來:“要啊!鄔老闆這麼看得起,我們怎麼可能不合作呢?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專案。”
“一部情景喜劇,”鄔陽道,“另外還有一部電影,不過是小成本的。”
還有電影?
說真的,剛才一瞬間,謝匡有過很多想象,比如鄔陽接下來還要拍一部大型的電視劇,但卻從來沒有想過,鄔陽竟然還要拍電影!
攝影公司的老闆蔣建東,聽得咕咚吞了一口口水。
情景劇倒是用不了多少裝置,但大家都知道這種專案大多都是細水長流,而拍電影,即便是小成本電影,那利潤也很豐厚啊!
眼看就要年底,還能接到這麼大兩個活,這個冬天怕是能熬過去了。
“好,我們感謝鄔老闆的照顧,我再敬你一杯!”
鄔陽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幾個老闆樂滋滋地回到了自己的桌上。
等他們走了之後,小小的包間裡,就只剩下何超、林可薇、李軒、目山河、小麗、袁翰、米琦,以及特地從京城飛過來參加殺青的老牌製作人徐先立和徐珍妮。
徐老在開機的前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在片場,手把手教袁翰怎麼成為一個合格的製作人。
而袁翰也沒有辜負他老人家的期待,很快就上了手,所以徐老之後就安安心心地回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