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上的觀眾也瞭然了,這確實是西遊記啊,而且比兩個版本西遊記電視劇的主題曲感覺都好聽。
因為之前的兩個版本主題曲,配樂都是民族樂器,雖然也很不錯,但是少了電音元素,相對顯得有些太“古”了,不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其實在地球上,當初《雲宮迅音》的作曲者許鏡清老師,在那個國內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什麼叫電音的年代,他大膽地使用了電音,也遭遇了反對和爭議。
根據楊潔導演的回憶,當初在選86版西遊記電視劇主題曲時,本來已經定好的曲子被她否決了,於是找到了許鏡清,讓他重寫一個兩分四十秒的主題曲,她會根據這個曲子來剪輯開頭的畫面。
許鏡清老師問她怎麼寫,她說:隨便。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題目就是隨便。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喜好和傾向,像是一艘在大海里漂泊的船,不知道那個方向才是岸。
所以當時許鏡清老師很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接到任務前三天,他都沒能寫下一個音調。
而給他啟發的,還是一個民工。
據他回憶說,那天他聽到一個民工吃了午飯後,坐在那裡哼著不知名的小調,一邊敲著那種鋁製飯盒,就那“噹噹噹”的聲音,突然激發出了他的靈感。
所以《雲宮迅音》一開始時,就是噹噹噹。
但開始有了,後面又怎麼寫?
當時時間緊迫,許鏡清老師急得夜不能寐,晚上睡在床上腦子裡都是各種神仙妖怪天宮雲亭,然後他彷彿看到了一個仙女遠遠地飄了過來。
靈感又來了。
所以有的時候,藝術是真的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但在那個時代,國內的電視劇製作都是國有,相對來說還比較傳統和保守,所以幾乎沒有在主題曲中使用電音這種外來元素。
而上層的領導,對這種做法也是持有反對意見,所以《雲宮迅音》,確實曾面臨不透過的境地。
最後還是導演楊潔力排眾議,堅決用了這首曲子。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她覺得這個曲子很符合西遊記的主題,至於樂器用什麼,那又有什麼關係?
西洋的樂器,難道就不是樂器?
正是她這種敢於嘗試的作風,鑄就了86版西遊記的經典。
當然,這些背後的創作故事,鄔陽沒有辦法講述給這個世界的人們聽,只能儘量透過音樂的演繹,讓聽眾去感受創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所懷的情感。
當然,現場觀眾最主要的,還是關注在舞臺中間翩翩起舞的李軒。
剛開始大家還沒認出來,以為就是一個伴舞,但後面大家把他認出來了之後,現場“李軒”的燈牌就開始搖晃起來。
美啊!
不唱歌的李軒,真的太美了,就像真的仙女下凡一樣!
這才是他的本體吧?
這時林可薇的和聲響起。
“啊~~~啊~~~~~”
大家感覺自己腦袋都被掏空了。
這聲音好美,宛如天籟啊!
在一瞬間,就被她的仙音帶去了雲霧中的仙宮,與各路大仙一起,推杯換盞,吃著仙桃,看嫦娥在荷池翩翩起舞……
太美了啊!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生出了一個想法,這才應該是西遊記真正的主題曲!
喜歡我們內娛好像完蛋了請大家收藏:()我們內娛好像完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