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揮刀砍掉了手下紙媒的紙質發行後,雖然損失了一些紙質媒體上的廣告,可實際上對於星光集團來說並無大礙,畢竟現在的主要業務是走的線上。就像我們看到的很多大型老牌報紙,新聞幾乎都是透過手機聯網看到一般。
更何況星光集團的業務方向並不單一。
可外界的質疑卻越來越多,甚至有幾天裡幾個大評論員同時發文,內容差不多,無非是星光集團疑資金鏈斷裂,砍掉主要紙媒,停止紙質版發行,恐運營難為。
幾個大的評論員的評論都相差無幾,這對如今都是使用網路碎片化閱讀的人群來說,無疑可信度極高。
不多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討論。
一家公司砍掉了紙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經營不善,有時候所謂的熱度就是一群評論人一擁而上,為了吸取流量而發表評論。如今這年頭,吸引流量的總是壞事,所謂好事不出門外事傳千裡。
吐槽一個記者出生的企業家做砸了企業,更符合一般人的想象。
“高總,現在外面對我們停掉紙版印刷這一塊,質疑很多。”會議室裡,高冷剛落座,一人就說道。
“我也看到了,還不知道是誰買了熱搜,熱搜也上去了。”
“幾家媒體都在跟進,有幾家深度報道也跟進了,我看這應該是有人在背後搗鬼吧。”
自己企業被人吐槽,當員工的總是有些不爽的。
高冷倒很悠閑自得,看了眾人一眼後道:“習慣就好,我們每次有大動作的時候,總會引來討論和吐槽,這說明我們有關注度,也說明瞭我們越來越有影響力。”
這倒是,要是小企業做什麼舉措,誰會關注?
“在網路上,兩類人會引來關注,讓大家施以同情的弱者,和讓別人膽戰的強者。”
眾人會心一笑。
星光集團每一步路,每一個專案,都會有人質疑。這些對於高冷來說早就習慣了。以前,他還會看一看評論,現在他壓根就不會看了。
如果想要評論往傾向自己的方向走,容易,叫幾個金筆頭出幾篇文章,在自己媒體上發一發,風向就轉了。自己搞媒體的,這方面好操作。要不然就給幾大媒體方打個電話,對方會買你的面子,熱搜直接下了就是。
可高冷懶得去操作,沒那必要。星光集團又沒上市,不會對自己的業務帶來不良的影響,網路上的事兒,隨他們說去吧。
之後的日子,網路上的星光集團有些慘,什麼資金鏈斷層,什麼高冷被女人騙了錢,甚至還出現了什麼女明星懷孕了要分股份的故事橋段。
而星光集團內部其實一派和平,穩穩當當地推行著高冷的新專案:精品頭條,這也是高冷買下一諾科技公司的原因。
“現在各大傳統紙媒都面臨跟我們的紙媒一樣的困境,新聞紙價格上漲不是一天兩天了,好死不死的,這幾年國家弄環保弄特別嚴格,小紙場進紙也不可能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三年將會是紙媒非常非常難過的關卡。”高冷站在幻燈片之下。
這是他成為星光集團老總後,極少數會親自出馬用幻燈片進行講解,只因這次轉型關聯軟體,非比尋常。
幻燈片之下的高冷充滿了自信,與其他人在幻燈片彙報的姿態不同,他並非彙報的姿態,而是教導的姿態。
“不用三年,三個月到五個月,紙媒就會開始品嘗到疼痛,來自新聞紙上漲的疼痛,要知道,傳統紙媒的囤紙量要耗完了,現在一些傳統紙媒雖然能拿到國家的資助款,但很多地級市的日報,都開始走一部分國家撥款,另一部分要靠自主運營的道路,也就說,他們的記者日子也不好過,不但要寫稿子,還要自個兒出去拉廣告,有業績任務的,跟賣保險一樣。這是一組資料,大家看看。”
高冷指了指牆上。
一組資料躍然眼前。
日報,在人們看來肯定是國家撥款的部門,實際上國家也撥款,否則有幾個老百姓會去訂購日報?很明顯的入不敷出。可現在的政策早就調整了,省會的日報還好,畢竟攤子大一些,廣告多一些,企業怎麼樣也得給日報點面子,每年固定投廣告。
可下面的地級市日報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尤其是內陸地區,若是當地有幾家大企業也還好,這媒體的廟得供著,臉皮厚點就厚點吧,反正你每年給我投廣告,我給你宣傳宣傳,該燒的香就燒點。
若沒什麼大企業,那可就歇了菜了。
普通企業,誰上你日報放廣告啊?日報,誰看啊?地級市的日報,除了那幾個官老頭子看,誰看?那不是白投了廣告嘛?
所以,地級市日報的記者們,日子也就比以前不好過了,單位就會下發廣告任務,以及訂閱日報數量的任務……好在國家有專項撥款,否則真會死。
連日報這種黨報都面臨如今尷尬的境地,更別說那些沒有國家撥款的傳統紙媒了。
“所有的紙媒都必然會轉型,將從紙版閱讀為主轉移到線上平臺,做自己的app或跟幾大網路公司合作推自己的專欄,等等,這是時代的必然。我們要抓住的就是這個機會,這個機不旋踵的機會。過了這陣子,估計就賺不到錢了。”高冷伸出手敲了敲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