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自然不會拒絕這送上門的利潤,他哈哈笑了起來伸出手:“合作愉快,我只是有些詫異,沒想到帝國人也會……”
說到這裡,他意識到自己這話不妥,連忙止口。
周圍幾個日本人的目光也從難以置信變成了相視一笑。
高冷沒說話,只覺得胸口堵得慌,他明白他們眼神中蘊含的東西:瞧,真實怪了,帝國人居然也有拍幼兒教育紀錄片的人,他們的民智到了這個地步了嗎?拍了回去有人看嗎?
高冷很想反駁,可這不是電視劇裡,不爽了可以拂袖而去。
他也無力反駁,畢竟現在帝國的現狀便是如此,綜藝節目尚且還在模仿的過程中,又何談人文件次更高一級的紀錄片?現在偶有拍攝的,其票房或收視率也遠不如甜俗電視劇。
如今,被跑著的人骨子裡笑話著我們還在爬。
高冷雖然沒言語,甚至他的臉上還帶著謙和的笑容,可心裡卻憋著一股氣。等等吧,總要有時間給予這條東方巨龍騰飛,既然是巨龍,起步的時候自然也比小國艱難。
我們用短短的十年,將臺灣,香港一直遙遙領先的綜藝和電視劇甩到了身後,必定在未來的十年,或許二十年,也會趕上比我們發達的國家人文水平。
我們的人民,只要有20的家庭高度重視教育,其催生出來的培訓市場將會以絕對碾壓的方式碾壓日本培訓市場,同為應試大國,一水之隔的兩國在考試方面有著更多的相同點,可我們人多。
人多所帶來的弊端和優勢都是顯而易見的。
只需要20的家庭高度重視教育,社會能培養出5的精英後代,這個社會就將被帶動進步,若培養出了8的精英,那不得了了,將帶動社會的騰飛。
社會的騰飛,自古以來從來都不是普通民眾帶動的,95的民眾僅僅是在生活而已,充當的是螺絲釘的角色。別看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數以萬計的人在網路上發表言論,那只是因為現在帝國的識字率高達70,普通民眾有了透過智慧手機等科技渠道發表言論的渠道。
而95的這群普通人發表的言論是不能帶動社會騰飛的。
聽上去似乎很殘忍,很帶了點社會精英人士的高高在上,怎麼會呢?我們透過網路討伐督促政府進步。
誠然,這是一部分。
但要明白的是,為什麼會全員討伐?絕大部分能促進全員討伐的背後是媒體的力量,是某家媒體某個高層點了頭,嗯,這個要報道,併力推。是數不勝數的媒體一起報道,讓事件在民眾中發酵,吸引了民眾知曉這件事,從而帶來井噴報道。
民眾是任何社會發展的基石,不可或缺,可5的精英人士,才是這個社會引導進步的標杆與方向。
高冷環顧一週,這個培訓機構裡奮鬥的每一個年輕人,約莫有80的會進入很好的高等大學進行教育,裡面會産生未來能帶動日本進步的精英人士,哪怕是應試教育,考上了之後再進行繼續學習,帶動日本的騰飛。
日本的創新思想,也是在這些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埋頭題海戰術裡突破出來的年輕人,他們比其他學生更熬得住寂寞,更扛得住壓力,最終將帶領日本繼續騰飛。
孩童的競爭,青少年的競爭,便是各個國家未來的競爭。
高冷深刻地明白這一點,身在志向塾後他更明白了這一點。
“高總能為了培訓機構的孩子們就拍一部紀錄片,可見是一定要佔據這個市場的,目光很長遠啊。”松下說到這裡,眼睛發出了貪婪的光芒:“我們也很想入駐帝國市場,只是光憑培訓日語,市場有些太小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合作一下。”
“怎麼合作?”
“掛我們志向塾的合作,引進我們日本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到時候利潤可以六四分。”松下說道。
高冷臉色暗了暗。
聽上去,似乎志向塾所謂的合作,他們不打算掏一分錢,僅僅是掛志向塾的名字,再來幾個志向塾的高管管理一下。
“六四分?”高冷問道。
“對,我們六,您四。”松下微笑著說道,理所當然的調調。
……
不出一分錢,還要分掉利潤的六成……
高冷知道松下哪裡來的底氣說這句話,因為如果原版引進日本志向塾的應試教育,只要掛上日本原裝進口的字眼,只需要有“志向塾”這三個字的招牌,同為應試大國的日本進口教育經驗,這就等於銷量。
說起來諷刺的是,那麼恨日本的帝國人對日本人的東西是情有獨鐘的,日本先進的教育,日本如今發達的培訓機構教育經驗,會引來帝國人的青睞,招生方面,志向塾就是金字招牌。
要知道,現在帝國很多連鎖培訓機構打著國外培訓合作的名義,實際上只是國外註冊了一個小公司而已,可只要加上“德國”,“英國”,“美國”合作等字眼,價格就能從一百塊一小時的培訓費漲到五百塊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