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主攻方向。”尹老大聽高冷這麼一說,再也沒有了顧慮,誰都知道,堂堂星光集團的主攻方向如果是紙媒的話,那麼投入這些也是情理之中,他笑了起來拍了拍高冷的手:“那我就放心了,一會開完會,再開個茶話會,對你的這個刊物有意向的人留下來喝喝茶聊一聊,一會我也會在會議上要他們分析分析你這幾個方向是否可行,關鍵是供稿,你這裡頭有兒童雜志,那需要大量繪圖的,正好今天邀請的學者中有一些是國內有名的漫畫家,一會聊聊。”
尹老大很是高興,他心裡明白,如今新增幾本雜志算不得什麼事,每年都很多人投雜志,可高冷投的卻是冷門的方向,是業內認為最不賺錢的方向。而這個方向確實尹老大最中意的方向。
從兒童,到青少年,再到成年,都缺少這麼一本真正用心做的精品雜志,尤其是兒童繪本和成年人社科類刊物,更是奇缺。如果這一系列刊物透過這一次會議真的辦起來了,對尹老大來說也是政績的。
開會的時間到了。
尹老大和其他幾個領導坐在中間的位置,而最靠近他唯一一個非宣傳部的位置便是高冷坐著,一上座,底下閃光燈瘋狂地唰了起來。
高冷往下一看,尹老大很給面子bv電視臺來了三家,帝都衛視也來了,還有其他報刊雜志,網路媒體,可以說,只要是大牌的媒體都來了。不用說,這新聞上不了七點半的央視一臺,也絕對能上三臺,四臺的新聞的。晚間新聞,早間新聞估摸著都得上,畢竟這一次聚集了國內這麼多學者。
“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精品刊物,嚴格取締一些庸俗的,以純盈利為目的刊物。目前國內刊物魚龍混雜,這一次邀請各位學者前來主要的目的是大家一起商討商討,看看我們國內目前缺了哪些方向的刊物,如何把這些刊物做起來,做起來的可行性高不高,以及紙媒的現狀分析,對了,還有一些是海外的華僑學者,也談一談經驗。”會議,在尹老大很是嚴肅的開場中開始了。
既然是帶了宣傳部的帽子,發言的各位也是緊緊地圍繞目前紙媒的現狀和需求來談。
“我認為目前我們國內刊物雖然數量多,但是精品太少,歷史類的刊物幾本沒有,如果有歷史類刊物就好了。”一位歷史學者說道。
“我覺得科學大眾化的刊物太好了,在德國,英國,美國,科研刊物很多的,不僅僅是教授們專家們看,老百姓也看,寫得通俗易懂一點,目前國內沒有。”一位物理科學家說道。
“我覺得歷史類,科研類,這東西怎麼寫得淺?寫得淺了就含金量不夠,寫得深了,老百姓看不懂,要我說啊,現在關於藝術類的刊物太少了,我在法國呆了五年,幾乎每週,法國的巴黎就會有大大小小藝術展五十幾個,那些法國的小孩整天看藝術展,自然藝術品味比較高,目前我們國內連一本藝術類刊物都沒有!”一位畫家說道。
“藝術類?藝術是重要,可我們還沒發展到非藝術不可的地步,現在更缺的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比如國學類刊物,現在雖然國內有一些國學類刊物,可是都是面對高中生的,說白了,還是應試。我們得有兒童國學刊物,這才是根呢!”
一百多位學者,分了很多方向,討論起來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半小時。尹老大看了吳老一眼,點了名:“吳老,您說說。”
吳老顫悠悠地站起來,尹老大連忙手心朝下壓了壓,他便坐著了。
“我是這麼想的,目前國內很多刊物都缺,就像大家說的,兒童類刊物太少了,我去日本的時候就感嘆他們的文化做得非常細,歐洲是這樣,美國也是這樣,從0歲到7歲,分了好幾個檔次,不同的刊物。我們國內有是有這類刊物,可是做得很粗,說句難聽的,一看就是圈錢的。”
吳老這話一出,很多人點了點頭。
“藝術類刊物,社科類刊物,也缺,大家說的我都認同,只是……”吳老皺了皺眉頭,伸出手摸了摸花白的鬍子,似乎有些顧慮。
“您繼續往下說。”尹老大說道。
“只是,我們討論來討論去,也沒什麼用。”吳老談了口氣:“我自己早年運作過雜志,就荊天的財經雜志,我也懂這裡面一些,你說,這兒童刊物,藝術類刊物,社科類刊物,好是好,我們國家確實需要有這樣的刊物,可是問題是做出來了,有人買嗎?能盈利嗎?能維持多久呢?”
說著,他看向了高冷。
其他人也紛紛點了點頭。
“不過曇花一現罷了,很多人之所以創辦這類不盈利的雜志,只是為了在公司上市的時候弄個熱鬧罷了。”吳老說道,冷笑一聲。他在這行當摸爬滾打這麼久,看多了商人透過這類炒作圈一筆風投錢,或者給自己旗下公司上市造勢,圈一筆股民的錢就撤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