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是要拼硬實力的。
你再有能耐,做影視圈如果沒錢,全靠著融資發展,那註定是很難做下去的。融資,既然你從別人那拿錢,俗話說拿人手短,這話放到做企業裡那是一點不假,尤其是做影視。
投錢的要求加個把角色,推薦個把人進組,不過分吧而這些是一部良心劇最忌諱的,所以高冷不要這個融資,就自己星光集團單獨做,打定了主意這兩年不賺錢,光虧錢死扛著做。
星光集團兩年不賺錢雖然會有一些人員流失,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有風行加持,兩年而已倒不會傷筋動骨的。
可雖說如此,蘇素看到的方向卻也是正確的:特效,這可是費錢的東西,做不好做個五毛特效,任你拍再良心也是拉後腿的。
特效做得極好的好萊塢,一部大片的特效製作預算大部分佔到整部電影的13,傳聞《變形金剛》甚至佔到了80,這是一筆巨額的投資。
而在帝國,雖然3d風靡,可真正特效做得好的片子卻是極少極少。大陸做特效的公司規模都不大,技術不成熟,如果投資者有錢,往往是選擇海外的特效公司,花大價錢來做。只可惜,這樣成本也太高了。挑明瞭說,這玩意兒就他們厲害,那價格也是他們定,自然要貴很多,這年頭可沒什麼便宜還好用的東西賣給你。
所以大陸的很多影片會選擇港澳臺合作,香港和臺灣有幾家還算不錯的特效公司,如果用心做也能做得不錯,雖然比海外的差一點吧,也不至於不堪入目。
可惜,大部分有特效製作的電影中,特效預算都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甚至有的電影還不到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是什麼概念?
五毛錢特效的概念。
為什麼這些人不投多一點,做一個好的呢?
因為太多太多的人都僅僅是想圈個錢,並不是真正地想做好電影。小一點的投資公司譬如歐洋,手底下三個影視公司也全部是投能盈利的影片。大一些的投資公司譬如環泰,如果全年計劃投五十部影片,那只有五部是精品,比例極小。
就給了你這麼多錢,導演們都把精力放到了前期的拍攝中,前期拍攝花銷巨大,大陸的演員又極為昂貴,尤其是那些一線,動則幾千萬的酬勞。
不請一線,請二三線?然後其他演員都請演技好但不出名又便宜的新人?
想得太簡單了。
那些個二三線出現在一部垃圾片中,當這部垃圾片就這個二三線演員出名的劇,這些二三線演員的酬勞是很高很高的,能拿到每集三四十萬。
為什麼?
其他演員都不出名,就靠著這二三線的撐門面了,自然要得高,而垃圾片又不太可能請得到一線,一線們怕砸了自己的牌子不會拍。這就導致了大片要一線,砸錢狠,小片要三四線,同樣砸錢也狠。
前期拍攝出了錢後,後期的特效自然也就沒錢了。
所以高冷不戰需要大量特效的電影,而戰只需要少量特效甚至不需要特效的電視圈。
“這三個片子有特效嗎?”簡小單拿出計算器一通猛算,這個月月底,今年上半年風行雜志的硬廣錢就到賬了,這是一筆大錢。
“一點點,不多。”高冷手握著方向盤微微思索了下:“我選擇的三個方向都是不費特效的,把所有錢都投入到前期拍攝中。”
“那就好。”一聽沒什麼特效,財政大臣簡小單長長地鬆了口氣:“到下個月,星盛雜志社的錢也上來了,第一部電視劇,以及建黨兩部片子的片都夠了。”
“你還真是精打細算啊。”高冷見小單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分錢用,笑到。
“錢我來算,我來弄,你全身心投入到影視中去,大後方你不用擔心,交給我。”小單頭也沒抬想也沒想就說道。